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8章(1 / 2)





  冯殷听了,并不再多问。

  “哇,姐姐赢了这么多。”而在楼上的郑城知见到郑城月,欢呼一声。

  郑城月将小玩意儿都给了郑城知,“刚才有没有闹大姐姐和表哥?”

  郑城知噘嘴:“我可乖了。表兄和夏家哥哥说话呢。”

  郑城月看去,只见一个温文尔雅的男子正和张澜坐在另一桌说话。

  西州民风开放,但对于不认识的陌生成年男女在外同坐一桌还是有要求的。张大姐已经成年,而郑城知口中的夏家哥哥却也是个成年的。

  郑城月抬眼望了望那夏公子一眼,不知这夏公子是不是上辈子那县丞家的夏公子。上辈子那夏公子娶的并非张大姐,而是张二姐。

  上辈子她并未见过那人。

  张澜和夏公子都在官学读书,张澜低了夏公子一级,但是张澜功课一向优秀,和这夏公子也是认得的。

  张澜见到郑城月三人上来,便也将三人介绍给了夏公子,“这是夏龄武夏公子。”

  郑城月和张三姐年纪小,自然也没什么特别多的避讳,两人福了福礼,才去了张大姐那一桌。

  “这夏公子真懂礼。”一边的张二姐轻声。

  自从见了张澜几人,夏公子的眼睛就从未有过任何斜视。

  张大舅妈有意将张大姐许给县丞家公子,不过也只是几个大人之间知道,这些小的自然也是不知道的。

  张大姐已经是成年人,自然不好说什么,只低声道:“休得议论他人。”

  张二姐笑:“姐姐害羞什么。不过是个公子而已,这街上公子多得是,我还不能说两句了。”

  张大姐叱道:“就你有理由。”

  张二姐嘻嘻一笑,便不说话了。

  张澜和那夏公子坐了一会,那夏公子便告辞了。

  张澜这才带着兄妹几人归了家去。

  郑城月姐弟到了家,先去给郑老太太屋里请安,才去了张氏屋里。

  张氏搂着儿子问东问西,郑城知倒也答得头头是道。

  “大表哥和夏公子很是谈得来。”郑城知道,“后来都不和我说话啦。”

  郑城月道:“你还小,等你大了,也会和他们一般,有你自己谈得来的朋友。”

  张澜为人稳重,张轩儒雅,两人年纪和郑城知都相差太大,但两人对郑城知也是颇为照顾。张澜上辈子是颇为优秀的,后来春闺中了同进士三十六名,仕途也很是顺利,还娶了京里萧侍郎家的女儿,后来在京里做翰林,早早将父母都接了过去。

  那时候,张老太太和张老太爷已经去世,郑老太太也是。西州里留下的就只有张二舅一家。张三舅后来屡次考不中进士,直接谋了个职位,听说去了泸州做了个小小的县丞。

  边城城破后,张二舅和张氏带着两家人直接奔京城去投奔这侄子,可惜路上遇到北凉人,两家人就此冲散,张氏只得孤身带着郑城月姐弟。

  而张轩最后如何,郑城月是不知道的。

  说来也奇怪得很,张轩人文章虽然不错,但在功名仕途上却是不及张澜,据说他写的文章很不得考官和上司的欣赏,后来虽然中了个进士,但名次也不好,直接被丢回西州来了。

  “娘亲,大舅妈是不是为大姐姐看中了什么人?”郑城月假装问张氏,张大姐这个年纪,正是说亲的季节。

  张氏一笑,这些事她也无需向女儿隐瞒,笑道:“听说县丞家来问了。你舅妈很是满意。那县丞家,家境也是不错。你以后要向你大姐姐学啊。只有像她这般娴雅稳重,方能找个好人家。”

  张氏想到女儿过几年也要及竿,灌输一二也无不可。

  郑城月笑道:“那夏家有什么好的,不过是家境好一点罢了。再说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娴雅的,有人就喜欢活泼的呢。也许大姐姐偏偏就不适合那夏家呢。”

  相亲的时候,夏公子看中的却是小一些的张二姐。张二姐好强,但是性子比张大姐活泼。当时为着此事,张大舅妈和张二舅妈差点没打起来。

  而这事过后,张大姐有很长一段时间,都闭门不出。而张二姐得了好婚事,也是得意了一段时间。

  郑城月自来喜欢张大姐,心自然是偏向张大姐的,觉着既然对方喜欢张二姐那样的,何必要去让张大姐再遭一回上辈子的难堪。还不如一开始就没有这事来得好,这事儿最好什么时候找个合适时间对张大姐提醒一番才是。

  哪想张氏轻斥道:“不得胡说。”

  见女儿一副无辜的样子,也不忍心再说她,只得打发她下去了。不过郑城月虽小,也说得有两分道理,这人就奇怪得很,有人喜欢温柔的,有人就偏爱那些活泼的。

  不过想来凭张大姐的性子模样,只要张大舅妈用心挑,总能挑到合适的。

  郑城月母女在说张大姐,张大舅妈也在说张大姐。

  知道今日张澜和夏公子在酒楼遇上的事,张大舅妈的嘴就没有合拢过,她和张澜自然都知道这夏龄武就是县丞家的嫡长子。

  就如张氏说的,张大舅妈对夏家是极为满意的。两家家境有些悬殊,但是好歹张大舅妈的娘家嫂子夏氏还是颇为有些本事。夏氏喜欢张大姐,而娘家堂嫂正在为儿子说亲之事,她便动了些心思。

  反正两边都是亲戚,张大姐并不差。虽说张家差了一点,可是夏氏却知道张大舅妈是个手段不错的,手上有不少积蓄,对女儿自然也不会差。且看张澜读书,想来将来必定有一番出息的。

  于是去夏家说了几次。那夏夫人听多了,也借个机会见了张大舅妈母女两个。一看张大姐为人处事,心里也颇为满意,虽说家境差了一点,但是他们自家也不过县丞,过得去就是。

  再说张家还有个中秀才的张三舅,也不算太差。张大姐也有兄弟,听儿子说张澜的功课极为不错,想来将来也有其他造化不是。于是夏夫人便对张氏提了提。

  话虽是提了,但是夏夫人难免还是要观察观察。且还得自己儿子满意不是,所以也对张大舅妈说了找个合适机会见见。这正式时间还没安排,这几个小的倒见了面。这怎能不让张大舅妈欢喜。

  她想的是凭自己女儿模样性子,那夏公子想来也不会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