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7章(1 / 2)





  郑城月笑道:“先生自林家归来后,直至今日,已经有五日了,一直闷闷不乐。先生可是有心事?”

  俞平生正了正身子,并不理郑城月的话,反而转了话题:“明日是大年初一,我这儿倒是有些东西,你着人送到林家洪大夫处,可好?”

  郑城月自然没有不好的,“明日我让李大叔亲自送过去。”

  俞平生点头。

  郑城月见他不想说话,也不开口,只令春枝去切了新茶,递到俞平生手上。

  俞平生接了,喝了两口,看了看郑城月,半响,才道:“丫头,你我师徒几年了?”

  郑城月答:“六年了。”

  ☆、第 55 章

  俞平生长长叹了口气,道:“我是该归去的时候了。”

  郑城月一怔,立刻跪了下来,“先生,可是我说错了什么话?”

  俞平生笑了,伸手扶了她起来:“先生一生无半儿半女,和你相识,原来只当是平常。不想,一留就是多年。我早已把你当女儿。但人生总会有聚散。”

  郑城月这才知晓他是真的去意已定,一时间,心中只觉难受,当初米老先生去世时,孤孤单单。俞平生没有亲人,一只腿,一只眼也不好使。一人在外,总归孤单。若是落得如米老先生一般下场.......

  “我舍不得先生。”郑城月轻声,她总见不得离别。况且是俞平生。

  俞平生也有些动容,半响,才道:“这是人生常态。你以后能记住先生就可。先生也不妨告诉你,林之木的病好了,想来林家也会记住你。林家一家,你只管和林老太爷夫妇打好关系即可。洪大夫想来一时还不会离开西州,洪大夫一生命苦,和我一般,无儿无女。你若是有心,就替我偶尔去看望她。”

  各种事交代下来,郑城月都一一答应了。

  这个除夕,因为俞平生的话,郑城月过得并不太好。到了第二日,郑城月让李老头驾车将俞平生的礼送到了洪大夫处。

  一连几日,因郑霖和张氏都很忙碌,俞平生并不让郑城月说他要离开之事。到了初六这日,俞平生才对郑霖说明。

  郑家众人一时间都有些难以接受,然俞平生已经打定注意。

  郑霖夫妇无法,虽然舍不得,但奈何无论如何劝说,俞平生都很是坚持,余下时间只得为俞平生打理行礼。

  用俞平生的话来说,他离开郑家,并不为别的理由。郑城月十三,该知道的也知道了,余下的自己坚持即可。而他自己也看够了西州,是该离开的时候。

  俞平生初八离开,离开时,让郑城月骑马送了他好一程。

  这是郑城月这辈子以来的第一次离别,然而她不知道的是她以后的人生也不断的在这样的离别中度过。

  “好了,你就送到此处吧。再往北,可就不安全了。”俞平生去往的方向是北凉,听说北凉有座神山,俞平生说想去看看。

  郑城月勒住马,有心担心,“北凉人那么凶勇。先生定要小心。”

  俞平生点头:“放心吧,我可是有无告诉过你,你先生当年闯过的地方,那才叫一个凶险。”

  俞平生走过很多地方,刚开始时,郑城月并不信,可是越是长大,才知道俞平生说并不作伪。郑城月总觉着俞平生的来历,他和洪大夫的事,并不像他所说一般。但是既然先生不说,她也不追问。她想若是俞平生愿意说,那么定会告诉她。若是不愿意,也自有自己的道理。

  “先生能留在我家六年教导城月,城月感激不尽。”郑城月道,眼泪忍不住流了出来。俞平生对她的教导可说用心至极。

  俞平生笑道:“小丫头,你若再和先生客气说这些话,以后可别说先生是我。”

  俞平生本就是洒脱的性子,养得郑城月也有两分,此时听了他的话,不由撇嘴,“若是如此,以后先生想吃我做的蟹黄豆腐,也是不可能的。”

  俞平生笑道:“好了,回去吧。你已经十四岁了。是大姑娘了,你及竿之时,先生也未必能回得来西州。先生只有一句话告诉你。对人对事万不可太过执着。你有韧性,这是好的,但过分的执着就是固执。任何事,尽力即可。”

  郑城月点头:“我记着了。”

  人生没有万全,万事尽力而为就是。

  “那把碎心刀,好好用。”俞平生策马离开。

  郑城月点头:“先生再见到我时,想来我已经能够使全这把刀了。”

  “你是姑娘家,对此也不必太过认真。”俞平生眯了眯眼睛,又道,“洪大夫既然会留在林家一阵子。你去拜访她之时,不妨让她教你一二医术,知道点常识也是好的。有时候这岐黄之术可是能救命的。”

  “先生,我们何时再见?”郑城月忍不住追问道。

  俞平生答道:“该见面时自会见面。”

  直到远处的黑点再也看不清,郑城月才缓慢骑马归了家去。

  然而在她离开之后,在不远处的山脚下,一驾马车静静停留看着俞平生远去。

  郑霖对俞平生的离开也很是遗憾,一家在一处倒是感概了很久。然而这感概很快便被张三姐之事冲走了。

  自在林家从林七处听了张三姐之事后,郑城月便让郑方打听了冯殷之事。

  “冯殷和陆霜的婚事两家已经过了礼,只待六月便成亲。不过这冯公子倒是时常去春月街。”苦杏一一说起郑方打听到的事,“春月街上有家做布匹的铺子听说是冯公子投的银子。”

  这些事都很平常,除此以外,再也打听不出来。

  郑城月道:“那两个丫头呢?”

  苦杏道:“小红家就她娘老子,很是平常。胭脂父母却都俱在,都在许家铺子里作事,都是老实巴交的人。倒是她有两个兄长,大哥在冯府里做事,这人倒是经常伴冯公子左右。还有一个兄长,据说在陆家做事。”

  真是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