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5章





  渔船上三个人,只有一个是老渔民,被拉上来的两个人一个是第一次出海,另外一个也是这一个月才开始出海捕鱼,经验不足。

  两人坐在甲板上,有救援人员在安抚他们的情绪。

  赵亮则是站在甲板上朝最后一个渔民喊道:“师傅,你还可以不?”

  老渔民经验丰富,在这种情况下也还算冷静,把牵引绳固定好之后冲着赵亮点点头。

  这边救援还算顺利,另一边前去救援研究船的人则是一直被研究船的定位迷惑。

  明明已经找到位置,但是到附近又没有看到船。

  天渐渐黑下来,救援船把导航灯打开,希望研究船上的人能看到救援船的导航灯。

  参与研究船救援任务的救援人员基本都不报希望,这种情况他们唯一的猜测是研究船其实已经沉没。

  救援人员想象不到什么样的情况才会让他们连一个求救信号都没法发出。

  “明明已经在研究船定位的地方了,为什么看不到……”

  搜救人员站在甲板上,他们无比希望现在有一艘船出现在视野中,他们期待万一只是定位偏了一点呢。

  可是在十几次到达研究船定位点却只能看到一片平静的海面后,搜救人员的心渐渐沉了下去。

  研究船的搜救任务持续了十二个小时,已经超过救援之前指定的生存时间窗口,研究船很有可能已经出事了,船上的人大概率没有生还的可能。

  而船只的定位只是最后的安慰。

  救援人员的最后一丝期待在打捞到研究船的碎片之后被彻底打破。

  他们沉默的等待打捞船,等确认是龙国研究船之后参与救援任务的海警大声道:“向为了龙国海上研究事业牺牲的同志默哀!”

  救援失败的消息也很快传到通讯基站,还留在通讯基站等待消息的许槐桑一言不发的盯着海面。

  蓝星百分之七十一都是海洋,而海上研究能为人类提供更全面的海上信息,可以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平衡,在没有预警器之前都是研究船提供海洋天气预报和海况信息以保障航海安全。

  龙国不能停止研究海洋,尤其是在这种时候。

  现在虽然有传送门,但是只有二十几个,并不能覆盖所有地方,而沿海很多地区都要靠海洋运输船运送物资,海洋运输比陆地上运输更快。

  而且液化天然气也需要船只运输,海底还有光缆,海底光缆可以传输光纤通信信号,是全蓝星通信和数据传输的重要基础设施。

  海洋很重要,而国家能做的就是投入更多资金研究能保障海上气象学者安全的东西,在这种时候没有时间悲伤。

  陆地上的各项基础设施都在修建中,国家也需要开始考虑海洋基础设施的建造。

  海洋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海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平台、风电场、海底光缆等等。

  石油、天然气不必多说,是能源的保障,而风电场可以发电并将电能输送至岸上电网供应电力,万一其他供电方式都不能用,也许海上风电场能够支持一段时间的电力,海底光缆则是可以保障通讯。

  这些基础设施都有很大用处。

  而且海洋里也有很多药物资源,这也是全蓝星的国家不断研究海洋的原因,国家也需要海洋的药物资源做医疗储备。

  ……

  国家很快就开始建造海洋基础设施,这次国家建设项目依然是面向社会招人,当然也有专业的建造公司参与。

  【龙国行政院:国家近期将在海洋建设大量基础设施,旨在创造就业机会,同时推动经济增长和促进海洋产业的发展……】

  “陆地上的还没建完,国家就说要开始建设海洋了?”

  “看到国家做这么多准备我就放心了。”

  “原本还在想世界末日我需要准备什么,既然国家准备了这么多,那我就安心躺着了。”

  世界末日的言论愈演愈烈之后网上有不少该如何在不同危难情况下生存的视频。

  里面还教在不同的情况下应该准备什么,视频还是连续的,已经更新了火灾、飓风下该如何生存,据说下一个要教的是海上迷航怎么生存。

  很多人也跟着视频准备了东西,幸好国家最近水稻和小麦很多,所以根本不需要担心米面提供不足的问题。

  而海上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一发,原本还在思考世界末日该怎么保护自己的民众也瞬间放心。

  这次想要参与的人也不少,沿海省份的政府在经过筛选之后也都确定了最终名单。

  在确定名单的时候国家已经开始铺设海底光缆,这项基础设施需要一些专业能力,所以并不能在民众里招人,也就最先启动。

  国家准备铺设完新的光缆之后就把旧的回收。

  新的海底光缆是研究院在六月份之前就研究出来的,新海底光缆有更高的传输能力,延迟也更低,还是采用可再生能源供电。

  而且研究院还特地引入了智能化管理和监控系统,可以实时对光缆网络进行远程监控、故障诊断和自动化维护。

  避免在极端天气灾害出现后还要有维修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去维护海底光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