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9章





  许槐桑朝着乐观的方向想, 国家做了这么多准备,现在就是要等天灾过去。

  国家在接近一年的时间里致力于植树造林增加植被,以此来预防天灾,而且也挡住了很多天灾。

  比如叶省的山火, 树林没有被烧, 兰省之前被污染的土地也有了植被覆盖,土地沙漠化的现象没有扩散, 甚至因为国家坚持植树造林计划也恢复了部分沙漠化土地。

  在部分沙漠化土地上国家也建造了防风固沙设施, 比如护林带、固沙坑等, 就是想减少风蚀、波动和侵蚀等问题,阻挡严重的沙尘暴影响城市和基地。

  “等天灾过去就好了。”许槐桑念叨着。

  等天灾过去就给所有人的房子都用上新型材料, 这样就算以后还会出现极端天气灾害也不会对民众造成太大的影响。

  李部长在旁边点点头,等天灾过去就好了。

  部分农场研究人员的家属现在基本都进入基地,她们进去不是因为提前享受特权,她们也是国家的公职人员,她们是要等待和组织进入基地的民众。

  要保证所有人有秩序的进入基地,中间不会发生踩踏或其他事件。

  十天时间很快过去,各村或社区也把名单都交上去,剩下五天时间就是国家分布任务给各个部门,各省也根据之前的计划做规划。

  等待进入避难点的几天不止国家紧张,民众也很紧张。

  吴志才一刻不停的收拾东西,但那手止不住的抖。

  他声音好像都在颤抖:“你说,怎么就会发生这种事啊!”

  到现在他想的也不是自己能靠着养的羊获得多大的好处,而是国家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我要不要把这些羊都给国家送去?”吴志才在心里想着,国家会不会缺肉,毕竟要供应那么多人。

  虽然国家说自己不缺,但是也保不准。

  吴道泉在旁边无奈道:“国家不是说了吗,要是想给国家会在其他方面补足给养殖户。”

  不过社区的负责人也说了活的畜禽尽量不要带进基地或医院。

  国家有高效治疗人畜共患病的药,可避难点人多,最好不要在这种紧要关头出现大范围疾病。

  “等会儿宁省来收畜禽的人就会过来,到时候给他们就好了。”

  吴道泉也不担心吃不饱的问题,他们手上这么多羊就算能带进去人员混杂的也容易丢,而且谁知道这些羊能吃多久,基地里有没有足够的水处理,国家肯定不会让他们饿着。

  很快五天就过去,吴志才他们选的进基地,他们社区被分到第三批进去。

  宁省用的是从远到近的撤离方式,距离避难点远的人先撤离,因为这样的撤离方式可以更好地控制和管理人员的流动,确保撤离过程中的安全和秩序。

  宁省是一天送一批进去,所以第三天就轮到吴志才他们。

  羊在宁省收羊的人来的时候他们就已经送出去,现在带着的只有国家说尽量带着的被子毯子、生活用品之类的,还有国家免费给所有人发放的新型衣物。

  去基地有人来专门的人接,一个社区带的东西统一放到一辆车上,居民则是坐别的车。

  吴志才坐在车上看着一路上的景色心里忽然有些惆怅,他道:“这房子住了好多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也不知道回来的时候房子还是不是好的,到时候又要重新开始。

  到达基地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但基地还有人等在外面,她们身上都穿着带有“宁省基地志愿者”字样的荧光衣服。

  她们全是宁省的公职人员,之前也有志愿机构想要过来帮忙。

  但是国家说以前是志愿者,到了危险的时候也是国家需要保护的人民,而且国家更倾向于建立统一的指挥管理体系,以便更好地协调各方资源和行动。

  吴志才下车后便去后面的车子拿上整理好的包裹,志愿者也把板车拉过来,现在守在基地的志愿者专门负责单数批的居民。

  宁省公职人员有大概几万人,可警察、武警和特警等等都要负责维持秩序,水利局和龙国电网的人要负责检修基地的水电,再加上还有很多其他任务。

  而医院比较复杂,需要的人更多,所以在基地的志愿者不算太多,只能是两班制。

  吴志才所在的社区属于农村社区,他们社区有182户人家,每户人家平均下来都有4个人,一个志愿者要准备两三个板车才能把所有民众准备的东西放下。

  “要麻烦你们先自己拖一下板车了,你们等会儿跟紧我,别担心,基地里面的结构不是很复杂。”

  说完志愿者便带着吴志才一家人走进去。

  吴道泉本以为基地里面会是黑暗、潮湿甚至是拥挤的,可进去之后却出乎他的意料。

  里面井然有序,还有很多他见都没见过的机械。

  “阿爸,你看像不像科幻电影里的东西?”

  吴道泉四处张望心下感叹,国家之前完全没有说基地是什么样子的,网上不少人猜测基地的环境可能不太好,没想到竟然会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