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如何与丞相和离第132节(2 / 2)


  姜芜只是略一颔首,见他松手了,便与明珠一同往山里去了,除了领路之人,后边还跟着两队提着祭品的下人。

  明珠方才虽然已经刻意避开了目光了,但还是不可避免地感受到了楚凌对母亲的那股粘糊劲。

  颇有些……颠覆认知。所以她没忍住开口问:“母亲,那个……他一直都是这样的吗?”

  姜芜想了想:“算是,不过以前没有这么……”明显。

  明珠已经从念茵那边了解了不少事情了,包括这五年楚凌刻意疏远母亲的原因。

  如今一看……倒是挺能忍的。

  下人很快就带两人来到了梁谦的坟前,先前没有字的墓碑,已经被换下来了。

  应姜芜的要求,这次上边刻上了字。

  “先夫梁谦之墓。”

  “妻姜芜立。”

  第119章 变故

  下人们将祭品放下后,就默契地退出很远了,只留母女二人在这里。

  姜芜对上明珠看向自己的视线,她微微一点头,少女便弯腰,将祭品一一整齐地摆放在梁谦的坟前。

  姜芜则是在她身后静静地等待着。

  坟前的四周种的都是梁谦喜欢的竹子,楚凌这样的安排,姜芜不知道他是出于真的内疚,亦或是做给自己看的。

  风吹来之际,竹林沙沙作响,那风拂过姜芜的脸颊时,竟是说不出的柔和。姜芜不由地伸出手,感受着从指缝中温柔流过的风。

  梁谦,若是这些年,你一直在我的身边,看我忘了你,忘了我们的女儿,与仇人一家其乐融融,会是什么心情呢?

  会怪我吗?

  姜芜甚至能轻易地得出答案,不会,如果是他,大概会说,这不是你的错。

  她所认识的那个人,会这么说的。

  “母亲。”

  明珠的声音,唤回了姜芜的思绪。她看过去,女儿已经将祭品都摆好了,拿着一个瓷白玉壶问她:“这里面装的是酒吗?”

  姜芜的手重新垂下,面上笑了笑:“不是,是茶。”

  “我说怎么一点酒的味道都没有呢。”明珠又嗅了嗅,“可是,娘亲你怎么用酒壶装茶?”

  “你爹对煮茶这事,最是讲究了,”她走过去蹲下来,将壶里的茶洒在坟前,“也不知道,他会不会气得想骂我。”

  若是真的能骂她一句,就好了。

  明珠却是在那一瞬间想起来品茶一事,明白了母亲从那时候开始,应该就是在怀疑莫阳舟了。

  两人在这里待了许久,末了,明珠给自己父亲磕了两个头。

  初一叔叔说过,父亲临死前,受过很多折磨。可即使如此,他依旧在最后,留下了母亲能听懂的话。

  以后,就让我来保护母亲吧,她在心里,对父亲这般承诺。

  ***

  姜芜回到了丞相府。

  一切仿佛都没有改变,除了明珠也跟着住了进来。楚凌也终于开始处理政事了,但每次都不会离开姜芜太久。

  姜芜找了个时间,去见了楚烨。

  儿子的院里,她其实很久都未来了,儿子大了,做母亲的不好管太多。不过说起来,其实从小阿烨这孩子就让人省心。

  与其说是省心,不如说是比起念茵,自己对他忽略得多。

  楚烨院里的下人一见了姜芜就要行礼,被她挥手示意后,声音就这么卡了回去,闭上了嘴。

  姜芜走近后压低了声音问他:“少爷呢?”

  “少爷在书房里看书。”下人也跟着轻言细语。

  姜芜往楚烨书房的方向看了一眼,阿烨应该是在准备来年的殿试。读书人读书的时候最怕人打扰了,她思虑片刻,想着还是下次再来吧。

  下人看她要走,急得不行。这夫人好不容易来一次,哪能这么轻易让她走了?正为难的时候,书房的门突然打开了,两人一同看过去,楚烨正站在那边笑着:“母亲。”

  还好,他跟他的父亲,并不相像。姜芜心中闪过这样的念头。

  “怎么出来了?”

  “我说是与母亲心有灵犀,母亲信吗?”

  姜芜一面好笑,一面往他那边走:“我看是你读书不够用心。”

  而免于困境的下人松了口气,默默退去了一边。

  姜芜进去后随意看了两眼,不同于楚凌开阔得能容纳许多人的书房,这里整齐但拥挤得堆了许多书,显得房里都昏暗了些,只有光线最好的窗旁摆着桌椅。

  书桌稍显得凌乱些,一些打开的书摊在那里。

  姜芜走过去才发现那窗正对着院子,只是被树枝遮挡着只能看到人影,听声音倒是没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