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十善第33节(1 / 2)





  萧时善躺在床上,一时间有几分恍惚,仿佛是自己做了场梦,在现实中她还没有去参加东平伯府的宴会,没有被人劫走,也没有遇到李澈。

  可她低头一看身上的痕迹,瞬间把她从虚幻中拉了回来。

  想到半梦半醒之间听到的话,萧时善冷哼了一声,把她送回来还不是嫌她碍事,什么三天五天,他不回来才好。

  第五十一章

  银制香薰球散发出清远味幽的芙蓉甜香, 床帐外只留了一盏小灯,朦朦胧胧地透进光来。

  连日里阴雨绵绵,始终不见转晴, 白日黑夜都模糊不清了。

  或许是床帐掩得太严实,又或者是天气阴沉惹人心烦,萧时善翻了几次身,依旧没有睡意。虽然身子有些软绵无力,但她的脑子反而越来越清醒,足以让她清醒得意识到李澈是何等强势专横, 不管他表现得如何温和克制, 最终目的还是将所有事情统归于他的掌握。

  萧时善感觉自己像是他手里蹦也蹦不出去的蚂蚱,蹦跶得再高,也是给人逗趣,反过头来还得感谢他愿意容忍她的无理取闹,她合该伸出双手, 感恩戴德地接着。

  然而萧时善天性中有股不服输的执拗,别人越是压她,她就越是抵抗, 而李澈又是一座五指山压下来,压得她一根手指都动弹不得, 让她此前的挑衅, 显得愈发幼稚可笑。

  事后回想起来,少不得生出几分悔意,她那时就该誓死不从, 至少要从行动上表现出她对他那种专横强硬的不满, 而不是弄得像半推半就似的,萧时善咬了咬唇, 连自己都恼上了。

  若是理智些考虑,这样稀里糊涂地掩过去,对她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可心里就是不舒坦,越想越烦躁,萧时善摇了摇头,索性把一团乱麻撂到了一边。

  她无比庆幸,李澈这会儿不在她眼前,要不然她一个心气不顺,保不齐会冒出什么谋杀亲夫的恶念,针线笸箩里就有剪刀,方便又顺手,再不济还有发钗和簪子,她也不是没试过。

  把他抛之脑后,果然神清气爽了不少,萧时善抱着被子,琢磨起她这段时间不在,老太太等人的态度和反应,想了许久才歪在床上伴着雨声睡了过去。

  因心里惦记着事,次日萧时善起了个大早。

  自昨日李澈把萧时善送回云镜仙房,微云疏雨在外间守了一夜,担忧了多日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早起听到里头传来动静,她们赶忙走了进去。

  疏雨的眼里登时滚出泪来,靠在床边泣不成声,“姑娘……”

  “好端端的,哭什么?”萧时善让微云把她拉起来。

  微云抹了抹泪,一边去拉疏雨一边道:“姑娘要把我们吓死了,生怕姑娘有个三长两短,再见不到姑娘回来,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熬也要把人熬死了。”

  萧时善让她们坐下,跟她说说这些时日的事情。

  那日去东平伯府赴宴,只有疏雨跟了过去,当时突然下起大雨,大家慌里慌张地进屋避雨,就是那会儿出的事情。

  疏雨被人打晕,清醒之后发现自己被关在了一间屋子里,一日三餐都有人送进来,却不能走出那间屋子,也见不到其他人,心里的恐惧自是不必提,又担忧萧时善的安危,撑了两天才有个妈妈进来跟她说话。

  “那个妈妈说是姑爷吩咐她来的,说是让奴婢安心待在那里,等姑娘回愉园的时候,再把奴婢一并送回来。”

  疏雨不知道是真是假,在她晕过去之前,看到有两个身影挤到了姑娘身边,当时就想喊人,但脖子一痛就失去知觉了。她醒来之后见不到萧时善,自己还被关在那间屋子里出不来,心里的焦灼可想而知,直到昨晚被人送回云镜仙房,又亲眼看到姑爷把姑娘带了回来,这才觉得一块石头落了地。

  萧时善明白李澈此举是要把事情压下去,她向疏雨问道:“那个妈妈还跟你说什么了?”

  疏雨回道:“她说要是有人问起那日的事情,就说姑娘那日是坐上了安庆侯府的马车,特地派奴婢去跟郑夫人回禀一声,只是奴婢一时头晕眼花晕在了园子里,把事情给耽误了。”

  萧时善又看了眼微云。

  微云说道:“奴婢得到的消息也是这样的。”但旁人不清楚也就罢了,怎么瞒得过微云,姑娘几时跟安庆侯府来往得如此亲密了,尤其是在大雨瓢泼之际,自顾自地上了侯府的马车,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姑娘和疏雨都没回来,微云如何能放心,要不是六安回来说了一声,她就要去见老太太了。

  得知两头都没有传出流言蜚语,萧时善心下稍定。

  疏雨迫切地问道:“姑娘,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可不信你是去了安庆侯府的庄子。”

  萧时善那日所遇的事情说了一下,直把两个丫头吓白了脸,但其中的惊险和恐惧又岂是三两句话就能说得清的。

  疏雨恨声道:“那陈氏真该千刀万剐,只是没想到六姑娘也是这等昧了良心的人,一点不顾念姐妹之情。”哪是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做出的事。

  微云问道:“姑娘,此事姑爷都知道了?”这口气如何咽得下去,不光是欺辱了她们姑娘,也打了国公府的脸,姑爷得替姑娘做主才是啊。

  萧时善点了点头,他虽然应了下来,但她也没把所有期望寄托到他的身上,他若是知道她藏着怎样的心思,只怕又会嫌她歹毒了。

  她表面上是心底无私,只说把她们送到妙莲庵静心念佛,但那地方却不是普通庵堂,那是萧时善之前从侯府的几位公子口中听来的,妙莲庵明面上是个尼姑庵,实际上是个私窠子,听说这地方有些来头,多有达官贵人光顾。

  提起这类风月场所,人们多半会想到扬州瘦马,这在富贵人家并不少见,扬州瘦马胜在娇弱堪怜,是专为那些富商巨贾培养的外室小妾,以满足他们病态的审美和需求,有时可当做赠送的礼物,因她们会些琴棋书画的才艺,便多了份文雅之意。

  除了扬州瘦马还有杭州船娘,论起南北之分,又有泰山姑子和大同婆姨,这妙莲庵的姑子便是从泰山斗姥宫找来的,在这京师之地开了门户。

  萧时善头一次听说这种佛门清净地还能是藏污纳垢之地,给她的震惊不小,便记得十分清楚。

  往妙莲庵走一遭,想出来就难了,即便回了安庆侯府也不会有好日子过,她爹那么爱面子又薄情寡义的一个人,如何能容得下陈氏和萧淑晴。

  萧时善的这些心思是没法跟李澈讲的,只好把他糊弄过去,倘若糊弄成功了,自然是省了她的事,若是不成,她也不稀罕使唤他,另想法子就是了,她们无情就休怪她无义。

  微云疏雨为萧时善梳洗打扮起来,薄施粉黛,鬓簪绢花,一袭淡绿软烟罗长裙穿到身上,好似雨后新荷初绽,一只雪白的腕间挂着两个金镯子,行动间环佩叮当,描不尽的风流鲜妍。

  萧时善揽镜自照,颇为满意,终于不再是那副村姑模样,穿戴不得体时,仿佛人都跟着粗野了,还是这般细致得打扮起来为好。

  外间风雨潇潇,萧时善从云镜仙房下来,一路走到老太太屋里,身上难免沾了些水汽,停在廊下稍做收整,听到里头传出的说笑声,她暗自惊奇,难道还有在这种天气上门做客的不成。

  因听出里头有男子声音,萧时善略有迟疑,在她进退两难之际,打帘的小丫头挑起竹帘笑道:“三少奶奶来了。”

  萧时善轻敛裙裾,迈入屋内去给老太太请安,往屋里一扫,只见郑夫人陪坐在老太太右侧,老太太左手边的椅子上坐了位面生的夫人,那位夫人的旁边还坐位十七八岁的年轻男子。

  见此情景,萧时善瞬间反应过来,她大约来得不是时候,季夫人不在这儿,二嫂和几位姑娘也不在,单有郑夫人作陪,又有个面生的夫人带着个年轻男子上门做客,想到府里那几位未出阁的姑娘,立马猜到这是来相看的。

  老太太道:“下这么大的雨怎么又过来了?”因天气不好,老太太把姑娘们的晨昏定省也给免了,尤其是蒋琼怀着身孕,道路湿滑,不宜到处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