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两千三百五十七章 长城还修不修(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

杭州府衙内,朱承志正与王守仁、赵烈等人商议下一步计划。

“目前,已有十余位士绅愿意支持新政。”赵烈禀报,“但仍有部分人持观望态度,尤其是那些与旧权贵有深厚关系的士族。”

朱承志点头:“这在意料之中。我们要做的,不是逼迫他们,而是让他们看到新政带来的好处。”

王守仁沉思道:“若能在几县试行土地改革,让百姓真正拥有土地,或许能打消他们的疑虑。”

朱承志目光坚定:“正是如此。我们要让百姓明白,朝廷不是只知收税,而是真正为他们谋福祉。”

赵烈道:“那是否需要向朝廷呈报?”

朱承志摇头:“先试行,待见成效后再呈报。若朝廷反对,我们再另作打算。”

王守仁点头:“属下明白了。”

朱承志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方的田野,轻声道:“李先生曾说,真正的变革,不是靠刀剑,而是靠人心。”

他缓缓转身,目光如炬:“今日,我们便以江南为起点,为大明,铺一条新的路。”

……

京城,东宫书房。

朱瞻基接到朱承志的密信后,沉思良久。

“他果然在推动土地改革。”朱瞻基低声自语,“若成,则江南百姓将真正受益,朝廷亦难以否定。”

太监低声问道:“殿下,是否要派人南下,助他一臂之力?”

朱瞻基点头:“去吧。告诉朱承志,我愿与他共谋此局。但也要提醒他,切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引起朝廷疑虑。”

太监领命而去。

朱瞻基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皇宫,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坚定。

“李先生虽死,但他留下的,不只是一个梦。”他低声自语,“而是一条路,一条通往大明未来的路。”

……

江南,杭州府衙。

朱承志站在堂前,望着远方的天际,心中思绪万千。

他知道,这条路,不会平坦。但他也明白,真正的变革,从来都不是靠一场兵变,而是靠一代又一代人的坚持。

“莲未凋,灯未灭。”他轻声念道。

这是李玄真的遗言,也是他的誓言。

“大明的未来,不该只是权贵的博弈,而应是万民的福祉。”他缓缓开口。

王守仁与赵烈站在他身旁,皆露出坚定之色。

朱承志转身,目光如炬:“从今日起,我们便以江南为起点,为大明,铺一条新的路。”

风起江南,变革悄然开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