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6章 口不择言(第2页)
其五,西域佛窟,壁画上的飞天竟微微眨眼,似有灵性复苏。
其六,皇宫深处,皇帝独自坐于空殿,手中握着一枚早已熄灭的净火印,低声呢喃:“朕也曾想做个好人。”
其七,荒山野庙,乞丐围火取暖,讲述一段关于四位公子闯荡江湖的旧事,听得孩童目不转睛。
其八,极北冰原,一座冰封古城缓缓浮现,城中央矗立着一座无门之塔,塔顶悬铃自响,声震万里。
其九,则是此刻的断桥??一个小女孩蹲在桥栏旁,用粉笔描摹“勿忘沈砚”四字,嘴里哼着一支不成调的歌谣。
九象合一,镜片升空,化作点点星火,洒向四方。
陆昭震撼难言:“这是……群识之网的重建?”
“不是重建。”苏挽晴仰首微笑,“是进化。从前我们靠一人牵引万人,如今是万人彼此相连,无需中枢,亦无主宰。心灯塔不再是一座建筑,而是千万人心中的灯火。”
她转身走入亭后密室,取出一本空白竹简,提笔写下第一行字:《守望志?启》
>“铃响之处,即是归途。
>不问出身,不论修为,但求一心清明。
>汝所行之路,即为大道;汝所护之人,即为天下。
>守望者,非神非圣,乃凡人持光前行也。”
写罢,她将竹简置于风中。刹那间,清风托举,飞向四面八方。
与此同时,林隐已踏入中原边境。
沿途所见,令他心潮起伏。他曾以为江湖只有刀剑与恩怨,却不料如今处处可见“传灯亭”,亭中或有人讲学,或有人抚琴,或只是默默煮茶,供路人歇脚。更有孩童手持玉简,朗朗诵读《明心录》中的故事:
“昔有四公子,逍遥天下。
大公子温润如玉,济世为怀;
二公子狂放不羁,斩奸除恶;
三公子智谋无双,布局千里;
四公子冷峻寡言,舍身封魔。
四人同行十载,终散于皇陵血战。然其精神不灭,化作风雨润泽人间。”
林隐听得呆立当场。
“这四公子……是谁?”他问一名老者。
老者笑道:“你连这个都不知道?他们是百年前的传奇人物啊!尤其是那位四公子沈砚,为了关闭归墟之门,自愿献祭灵魂,永镇幽冥。听说他的最后一句话是??‘告诉苏挽晴,我看到了春天。’”
林隐心头剧震,耳边铃声骤然清越,仿佛回应这段往事。
他继续南行,越接近铭心阁旧址,记忆碎片越是频繁闪现。有时是战场厮杀,有时是月下对弈,有时则是冰冷刺骨的井水淹没全身……每一次回忆袭来,他都几近昏厥,却又顽强挺立。
第五日黄昏,他终于站在了焚心谷外。
远处山巅,心灯塔静静矗立,虽无昔日烈焰冲霄,却仍有淡淡光辉流转,如同呼吸一般律动。谷口立着一块石碑,上书八个大字:“**心火不熄,万民共守**”。
一名白衣女子缓步迎出,眉目清冷,却又蕴藏暖意。她看着林隐,目光落在他腰间的铜铃上,轻轻一笑:“你来了。”
林隐单膝跪地,双手奉上长剑:“我不知道我是谁,但我记得一些不属于我的事。我想知道真相。”
苏挽晴并未接过剑,而是走近一步,伸手触碰铜铃。铃声轻响,两人之间骤然升起一圈金光涟漪,扩散至整个山谷。
刹那间,天地寂静。
她的识海与他的记忆,在这一刻完成了对接。
画面汹涌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