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5章 冯奇正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第3页)
世人这才知道,那位传说中的“院长”,竟还有一个活在哑岭的孪生姐姐。她一生未曾开口,却以沉默聆听亿万心灵的呼喊;她不曾写下一字,却在梦境中记录了所有人不敢说出的真相。
仪式结束时,柳知言牵着姐姐的手,走向那块石板。
“我们再写一句吧。”她说。
姐姐点头,手指轻触“言尽于此”四字。刹那间,石缝中流淌出银色液体,重新塑形:
**言不尽处,心意相逢**
从此,启口园不再只是告解之地,更成了连接之境。每年春分,人们会带着一封信、一首诗、一幅画或一段旋律来到这里,投入特制的“回音井”??据说井底通向语核残片所在的海底洞穴。虽无人知晓是否真能送达,但投递之人总会露出释然微笑。
至于柳知言,她辞去了院长职务,搬回海边小屋。每日清晨,她仍会写一封信,放入贝壳匣。有时是给姐姐,有时是给母亲,有时只是写给自己。她不再追问是否被听见,因为她已懂得:重要的不是回应,而是敢于开启对话的勇气。
某夜暴雨倾盆,雷电交加。少年冒雨赶来,发现小屋灯火未熄。他推门而入,见柳知言正伏案疾书,面前摊开着一本厚厚的日记。
“还在写?”他问。
她抬头笑了笑:“最后一章了。”
少年接过日记翻看,最后一页写着:
>“我们总以为语言是为了让别人理解自己。
>可其实,它是让我们终于能面对自己的镜子。
>当我不再害怕说出软弱、羞耻、悔恨,
>我才真正拥有了力量。
>所以,请继续说话吧,哪怕声音颤抖;
>也请允许沉默吧,若那沉默中有安宁。
>因为无论是说还是不说,
>只要心仍愿意靠近另一颗心,
>人类就永远不会孤独。”
他合上日记,抬头看向窗外。雨势渐歇,乌云散开,一轮明月高悬天际。启口园方向,那“此”字边缘的微光,正随呼吸般明灭,仿佛在应和着某种永恒的节律。
多年以后,当新一代的孩子们在课本上读到“逍遥四公子”的故事??那位智破迷局的京城探花、那位医救万民的江湖郎中、那位镇守边关的少年将军、那位创立共感院的神秘院长??他们或许不会知道,所谓“四公子”,实为同一血脉的四种化身:理性、仁心、勇毅、与言语。
而真正的传奇,不在权谋争斗,不在功成名就,而在一个女人终于敢对七岁的自己说:
“没关系,我原谅你了。”
那一夜,全球数万人在同一时刻做了同一个梦:他们推开一扇门,看见童年时的自己坐在屋内,抬起头,笑着说:
“谢谢你回来找我。”
然后,轻轻抱住了他们。
梦醒时分,许多人发现自己哭了。
但他们笑得,比任何时候都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