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西北风情(第3页)
有人带头,其他人纷纷跟上。
马喊水自然是被晾在一边,脸色铁青。
他没想到,自己一向在村里说一不二,今天却被一群妇女给无视了。
“反了天了!”马喊水甩手就走,“我看你们怎么跟祖宗交代!”
这场风波过后,筹备工作进展神速。
林副主任从福建派来的餐饮团队很快到位,开始在县职中培训选拔出来的十名青年。
这些年轻人多数是贫困户子女,第一次听说自己做的馓子能卖到海边去,既兴奋又忐忑。
“手腕要这样转。。。。。。”
“福建人喜欢甜口,可以适当调整糖量。。。。。。”
“包装设计要突出‘西北原生态’概念。。。。。。”
培训教室里热火朝天,苏宁和水花每天忙到深夜。
既要协调各方需求,又要安抚那些没被选上的家庭的失落情绪。
最让人头疼的还是那个李大有,他到处造谣说苏宁“把村里年轻人骗去福建当苦力”。
“别管他。”马得福出人意料地站出来为苏宁说话,“等第一批人寄钱回来,谣言不攻自破。
出发前一天,十名青年和他们的家人都被请到县里,参加践行宴。
林副主任特意从福建赶来,带来了合作协议和预付金。
当每个家庭代表在合约上按下手印,接过两百元预付金时,不少老人激动得热泪盈眶。
“娃,到了福建好好干!”
“记得常写信回来。。。。。。”
“学成手艺,回来开分店!”
叮嘱声、哭泣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
水花忙着给每个人分发她亲手缝制的“应急包”。。。。。。
里面装着常用药、针线包和一张写有紧急联系方式的纸条,甚至还有老家地里的黄土。
第二天清晨,县汽车站人头攒动。
十名青年胸戴大红花,背着统一发放的行囊,在亲人的目送下登上开往银川的大巴。
从那里,他们将转乘火车前往厦门。
马奶奶拉着孙子的手老泪纵横:“狗娃,奶奶教你的馓子手法记住了没?到了福建,可别给咱西北人丢脸!”
年轻的狗娃用力点头:“奶,你放心!等我赚了钱,接你去厦门看海!”
这句话引得周围人又哭又笑。
苏宁站在一旁,悄悄握住了水花的手:“等忙过这阵子,我们也去福建看看?听说鼓浪屿的日落特别美。”
水花红着脸点头,眼中闪烁着憧憬的泪光。
大巴缓缓启动,载着十颗忐忑又充满希望的心,驶向远方。
车窗外,送行的人群久久不愿散去。
有人挥舞手臂,有人掩面哭泣,更多的,是踮着脚尖,想要多看亲人一眼。
苏宁望着渐行渐远的汽车,突然想起父亲常说的话:“人这一生,总要为别人做点什么。”
此刻,他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这句话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