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问题很多(第2页)
“嗯,移民点的孩子。说是有人给十块钱让偷‘南方老板”的包。”
陈金山闻言立刻站起来:“必须严惩!法治社会怎么能……”
“陈县长,”马得福轻声打断,从兜里掏出几块干硬的馍片,“这是从他们身上搜出来的全部‘赃物。”
陈金山愣住了。
那馍片粗糙发黑,明显掺了大量麸皮,在福建连喂猪都嫌差。
“他们爹娘在移民点等了一冬天,开春发现分的地根本浇不上水。”马得福继续说,“三个娃偷东西,是为了给妹妹换退烧药。”
派出所里突然安静得可怕。
陈金山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
手续办完已是深夜。
马得福把陈金山安顿在村委会的临时宿舍,自己则打着手电去移民点还人。
三个少年的母亲跪在地上千恩万谢,非要塞给他两个鸡蛋。
马得福推辞不过,转头把鸡蛋悄悄塞给了发烧的小女孩。
回到村委会,陈金山还没睡,正借着煤油灯看文件。
见马得福回来,他劈头就问:“为什么这么穷的地方,会有‘水花集团”这种大企业?”
马得福被问得一愣:“这个。。。。。。”
“其实我在福建就听说过,旗下有西北风情、兰州拉面和沙县小吃,全国连锁,估值上亿,还有很多的服装厂。”陈金山翻着调研资料,“为什么没带动本地脱贫?”
马得福想了想,拎起煤油灯:“陈县长,我带您去个地方。”
移民点虽然灯火通明,但是未来的生存依旧是个问题。
马得福熟门熟路地走到一处砖瓦结构的房前,轻轻唤了声“杨阿婆”。
房间里传来??声响,一个佝偻的老妇人探出头来。
马得福递上鸡蛋:“杨阿婆,娃的烧退了吗?”
“退了退了。”老妇人连连点头,突然看到陈金山,“这位是。。。。。。”
“福建来的干部,帮咱们解决问题的。”
老妇人浑浊的眼睛亮了一下,急忙让两人进房间。
房间内的空间里堆满破烂,最显眼的却是一个红布包,供奉般放在“床头”??其实是块破木板。
“阿婆,这包里是。。。。。。”陈金山好奇地问。
老妇人突然激动起来,一把抱住布包:“家乡的土!涌泉村的土!”
她颤抖着打开布包,露出里面黑褐色的泥土,“死也要带着它入土!”
回村委会的路上,陈金山一直沉默。
夜风吹散浮云,露出满天星斗。
“明白了吗?”马得福打破沉默,“水花集团确实能提供工作,但带不走这份乡愁。很多人宁肯饿死,也不愿背井离乡。而那些服装厂雇佣的大多都是妇女,也不可能做到惠济西海固所有人。”
陈金山仰头望着星空:“我在福建调研时,发现‘水花餐饮”的基层员工八成是宁夏人。难道他们。。。。。。不想家吗?”
“想啊。”马得福笑了,“所以苏宁在每个门店都设了‘西海固窗口”,专门卖家乡味。听说最近还要在福建建‘宁夏村呢。”
陈金山若有所思。
两人回到宿舍,发现桌上多了个信封。。。。。。
是派出所送来的,陈金山丢失的部分资料找到了。
“太好了!”陈金山如获至宝地翻检着,“菌草技术资料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