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苦乐由他人(第3页)
夜色笼罩下的雪晗殿,灯火通明。
殿内一反平日的雅致清幽,显得有些凌乱。
数个打开的箱笼摆在地上,绫罗绸缎、金银首饰、珍玩玉器码放其中。
玉贵妃背对着殿门,正将一匹流光溢彩的云锦仔细叠好,小心翼翼地放入一个半满的箱中。
她的动作很慢,很专注。
宁令仪踏入殿中,看到母亲单薄而忙碌的背影。
“母妃……”她轻声唤道。
玉贵妃的动作顿住了,没有回头。
宁令仪走近几步,才发现母亲单薄的肩膀在微微颤抖。
她绕到玉贵妃身前,那张素来温柔娴静的脸上,早已泪痕交错,泪水正滴落在她手中那匹华美的锦缎上,洇开深色的水痕。
“母妃!”宁令仪心头剧痛。
玉贵妃抬起婆娑的泪眼,积压了多日的悲伤终于决堤。
她将宁令仪紧紧抱住,泣不成声:“仪儿,我的仪儿,母妃对不住你,母妃没用,护不住你,让你去那么远、那么冷的地方,母妃的心……”
她的哭声悲切,远不似往日的雍容华贵。
宁令仪反手紧紧抱住母亲,将脸埋在她带着熟悉的颈窝:“母妃别这么说,不怪母妃,从来都不怪!这不是您的错,您已经为女儿做了所有能做的了,母妃……”
她努力平复着呼吸,轻轻抚摸着母亲的后背,试图挤出一丝宽慰的笑意:“母妃,别哭了。您看,拓跋弘他既遣重臣来迎,也备了厚礼,想来对女儿也是有些情谊在的,女儿会好好的,不会受委屈的。”
“情谊?”玉贵妃抬起头,泪眼婆娑中带着悲凉,她捧着女儿的脸,指尖冰凉,“我的仪儿啊,你从小到大金枝玉叶,何曾受过一丝一毫的委屈?”
“可那北朔,那是异国他乡,天寒地冻,言语不通,习俗迥异!你身边连个知冷知热的贴心人都没有!拓跋弘他是北朔的可汗!他的情谊能有多少?能维持多久?你一个人孤零零地在那里……”
她的声音再次哽咽,泪水决堤般涌出,每一滴都带着剜心般的痛楚:“以后有多少委屈要咽下,多少眼泪要往肚子里流……”
“母妃都知道,可母妃再也护不住你了,再也没有人能替你撑腰,为你做主了,我的儿啊……”
宁令仪强装的镇定瞬间瓦解,泪水再次汹涌而出,声音破碎却带着一种近乎哀求的坚定:“不会的,母妃!不会的!女儿会把自己照顾好的!女儿会学着坚强!女儿以后一定常常给您写信,报平安,让您知道我好好的……”
“写信?”玉贵妃凄然一笑,那笑容比哭更令人心碎,“傻孩子,山高水长关山阻隔那,你的信能到母妃手里几封?母妃的信又能送到你身边几次?从此一别……”
她将宁令仪重新紧紧搂入怀中,用尽全身力气。
“便是天涯永隔,此生再难相见了。”
母女二人相拥而泣,在这深秋寒夜里,所有的身份、体面、隐忍都抛却了,只剩下最纯粹骨肉亲情在泪水中汹涌。
玉贵妃颤抖的手一遍遍抚摸着宁令仪柔顺的鬓发,如同她幼时哄睡一般,她捧起女儿泪痕交错的脸,目光一寸寸地描摹着女儿的眉眼鼻唇,最终,她的指尖停留在宁令仪湿润的眼角,滚烫的泪水滴落在女儿的手背上,慈母之心,犹似断肠。
“人生莫作妇人身……”玉贵妃的声音破碎在呜咽中。
烛火摇曳,映照着满殿的华美嫁妆,诉说着即便是公主也无法自主的命运,那冰冷的华美,成了囚笼最耀眼的装饰。
百年苦乐,终由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