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之死(第3页)
宁令仪似乎癔住了。
苏轻帆死死抱着她:“殿下,这不是您的错!”
“这是昭阳公主自己的选择!”
“她明明可以束手就擒,跟着官兵回京的,可是她没有!她选择了焚船,她选择了跳江,她选择用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的人生!”
“殿下,您想想她最后说的话,她的父皇瘫痪了,她的哥哥死了,她的母后被囚禁了,她回去那个皇宫,还能做什么?向那些伤害她至亲的人卑躬屈膝,摇尾乞怜吗?”
苏轻帆如何不懂昭阳?她太懂了。
世人总觉得女人软弱,随意给予吃喝就可喝令磋磨,可偏偏就算有些人不愿意。
“昭阳公主也有自己的骄傲,她的命,和她不愿跪下去的膝盖一样硬!”
“殿下,是昭阳公主救了我们,救了你,救了宴和小殿下!救了令瑶小殿下!她用命,换来了我们活下来的机会!”
“我们要为她报仇,好不好?”
宁令仪挣扎的力道渐渐弱了,泪水模糊了视线,原来出宫那日,昭阳就明白了,她再也不愿意卑微活着了。
昭阳最后看向她的眼神平静,温柔,带着一丝解脱和释然,还有那句“保重”……
她不是被逼无奈,她是自己选的这条路。
她不愿再回去那个囚禁了她一生的牢笼,不愿向仇人屈膝,她选择用最决绝的方式,捍卫了自己最后的尊严。
“姐姐,我今天才懂你。。。。。。”
苏轻帆缓缓松开钳制,护在宁令仪身侧。
冰冷的江风扑面而来,吹得宁令仪湿透的衣衫紧贴在身上,刺骨的寒意让她微微颤抖。
她最后看了一眼奔流不息的江面,目光越过茫茫江水,投向遥远处京城方向,那里是权力倾轧的中心,是她们苦难的源头。
她没有说话,一个字也没有。
良久,她转过身,“去明州。”
小船调转方向,载着无尽的悲伤,划开暮色沉沉的江水,驶向东南方那唯一的希望之地——明州。
明州,知州府衙。
正堂案上,一份来自京城盖着鲜红玉玺印记的明黄绢帛,在灯火下显得格外刺眼。
这是新帝的圣旨。
身着深绿官袍的明州知州沈清砚,端坐于上首。他面容清癯,气质儒雅,此刻却眉头深锁,指尖无意识地抚过绢帛边缘。
绢帛上的字迹清晰: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明州知州沈清砚,吏治清明,抚民有方,功在地方,着即擢升礼部侍郎,加翰林院大学士衔,命尔即刻押解明珠公主、昭阳公主、五皇子宁宴和、六公主宁令瑶等一干人等回京听勘,不得有误。钦此。”
连升六级。
从地方知州,一跃而为京官显宦,入主礼部,加学士清衔,光启帝开出的价码,不可谓不丰厚。
光启帝用这泼天的富贵,换他沈清砚的“忠心”,换他亲手将明珠公主一行送回那吃人的京城。
沈清砚的目光从圣旨上移开,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明州的夜,没有京城的肃杀,却同样藏着看不见的暗流。
先皇已成了太上皇,太子已死,明珠公主的招牌早就没用了。
烛火在他深邃的眼眸中跳跃,映照出翻涌的思绪。
他沉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