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章 意外之喜:晋升侯爷(求首订)(2 / 2)


这日上午时分,一众学生皆无心上课,纷纷聚在一起大声议论着,一个个慷慨激昂而又气愤的模样。

原来,有个消息传来,说是贺兰山一带边关失守,将士死伤无数。

朝廷一方却不思反击,反倒派遣使臣去匈奴求和。

如此一来,令得天下不少学子愤怒不已,纷纷指责朝廷的无能与软弱。

这不是朝廷第一次退让了。

几年前,匈奴、鲜卑、突厥三族联手入侵,打得大乾军队节节败退。

最终,朝廷主动求和,割让了不少土地,赔了不少金银,还从皇室中挑选了一个公主和亲。

这一战发生在太昌年间,故而也被人称为:太昌耻。

因此,这一次朝廷又派使臣去求和,不知道又要割让多少土地,赔偿多少金银。

“你们一个个不读书,聚在一起吵吵什么?”

正当一众学生激愤不已之际,周羽走过去大喝了一声。

“先生,国难当头,我等实在是气愤难平。”

“对,我们恨不能弃笔从戎,穿上铠甲去边关杀敌!”

周羽喝道:“荒唐!打仗不是只靠一腔热血就行,还得有真本事。

先生理解你们的心情,也正因如此,你们更应该将愤怒转化为一种学习的能量。

如果你们一个个能做到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又何惧异族入侵?

来人,取文房四宝来!”

“是,先生!”

当下里便有学生应了一声,匆匆跑去取来了文房四宝。

周羽摊开纸,提笔蘸黑,当着一众学生的面写下了一首《满江红·怒发冲冠》: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太昌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周羽本是一时兴起写下了那首满江红,同时也想激励一众学生的斗志。

却没想到,这首词却如插了翅膀一般迅速传播,短短数日便传遍了江南,传到了京城……

之后又辐射大江南北,甚至还传到了边关,激励了无数边关将士。

本来,很多人就对当朝一再退让的懦弱相当不满。

堂堂大乾朝,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凭什么要被一群野蛮的胡人欺凌?

明明是那些胡人野蛮入侵,大乾朝凭什么还要屈辱地割让土地,赔偿金银,甚至还要让公主远嫁苦寒之地?

这是华夏之耻辱!

中原之耻辱!

正当一众人分外憋气之时,这首《满江红·怒发冲冠》的流传,顿让人找到了渲泄点。

特别是其中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两句,更是令无数人振奋不已,一遍又一遍高声诵吟。

京城中,不少名姬连生意都不做了,相约着一起当街弹奏,反反复复吟唱着那一曲满江红。

就连皇宫里的一些嫔妃,竟然也学会了这首词牌,纷纷弹唱。

没过多久,又有一首周羽所作的诗《过零丁洋》开始迅速传播: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首诗,更是令得不少书生热血澎湃,纷纷上书请求朝廷停止和谈,展开反击。

只要朝廷同意开战,他们愿弃笔从戎,为大乾的荣耀而战!

一时间,民意如潮,请战声一浪高过一浪。

包括边关的将士也受到了激励,一反颓势,士气高昂。

军营中,成天都回荡着“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迈,回荡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悲壮。

最终,朝廷迫于天下民意,终于召回和谈使臣,正式宣战。

将士们高吟着“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句子无畏冲锋,杀得那帮胡人落花流水,丢盔弃甲。

这场大战仅仅持续了三日,不仅收回了不久前丢失的疆土,连带着几年前屈辱割让的也一并收回。

这次,形势来了一个大反转,换作那伙胡人纷纷派使臣请求休战与谈判。

朝廷方面好不容易扬眉吐气了一回,自然不会轻易停战,直打得那伙胡人主动称臣方才罢战。

举国上下一片欢腾,放鞭炮、放烟花,比过年都热闹。

不过,最热闹的怕是得数周府……不,现在应该称侯府才对。

因为这一次周羽的无心之举,令得《满江红·怒发冲冠》与《过零丁洋》这两首诗词传遍天下。

关键是这两首诗词竟神奇地扭转了大乾朝的劣势,极大限度地激励了民心与军心,也迫使朝廷下决心一战。

结果,大获全胜,令得四邻异族纷纷俯首称臣。

对于朝廷来说这是天大的惊喜,而对于当今天子来说更是一大功绩。

所以,龙颜大悦下了一道圣旨,破例册封周羽为:晋安侯!

并赐:黄金千两、绸缎二十匹、玉杯一套、奴仆二十、良田千亩、侯爷府一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