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节(1 / 2)





  祝小安把煎蛋滴了两滴酱油,吃得有滋有味。

  祝萍萍干哭了两声见姐姐没哄自己,刚要撒泼就闻到一股糊味儿,“哎呀,馒头片糊了,快点盛出来啊!”

  “蠢货,还不灭火!”祝小安骂她。

  “祝小安,你敢骂我!”忍无可忍,祝萍萍立刻炸毛的野猫一样,一副要扑上去挠人的架势。

  见祝萍萍炸毛要打架,祝小安挑了挑眉,淡淡道:“骂你怎么了?你还想讨打?”

  骂的就是你!

  如果狠了心,就以她自小干农活的身体加上后来被逼出来的技巧,祝萍萍怎么是她的对手?

  看着祝小安一副电影里女特务的样子,祝萍萍心里咯噔了一下,她不会真打自己吧?

  爸妈可不在家呢。

  要不要去找爷爷奶奶告状?没用,那俩都偏心祝小安。

  祝萍萍犹豫了一下被煎蛋和馒头干的香气勾引得肚子咕噜噜的,叫了一声赶紧去把灶膛里的柴火弄灭一边摔打烧火棍一边狠狠地骂“你个死棍子,我摔死你,摔死你!”

  祝萍萍就是一个欺软怕硬的,平日里占祝小安的便宜,都是借着爸妈势力仗着祝小安宠着护着让着她,现在祝小安对她凶起来,她反而又跟受气包一样缩回去。

  她看祝小安在吃煎蛋,馋得又难受又嫉妒,示威地哼了一声,把所有馒头片自己独占,心里发狠:看爸妈回来我不狠狠告状,到时候让你挨鞭子!看你还敢吃独食不给我吃。

  她脑子里幻想着爸爸回来抽祝小安,然后夹起焦黄酥脆的馒头干咬了一口,哇,好香、好甜啊!

  祝小安做饭怎么这么好吃,比以前还好吃!嗯,等她挨打就更好吃了!祝萍萍得意地想。

  祝小安看她吃得那么陶醉,冷笑一声,吃完煎蛋就将盘子往北边窗下的桌上一放,还特意提醒她,“吃完记得洗盘子洗锅。”

  可别怪我没提醒你。

  “我要烧火做饭,当然你刷。”祝萍萍才不喜欢做这种油腻腻的活儿呢,都是祝小安做的。

  留着才好呢,等爸妈回来,就是揍你的证据!

  祝小安,你给我等着!祝萍萍心里大喊着。

  作者有话要说:  求留言啊,中午还有一张。

  第5章 林雪昀

  祝小安喝水漱口,打个饱嗝心满意足地摸摸肚子,又换了衣裳把带着油烟气的睡裙脱下来扔在水盆里,再去捏几个生花生悄悄揣兜里。

  她背上布头拼的挎包,拿了一本化学书塞进去,然后打算出门割草。

  虽然装病可以不下地,可她不想对着祝萍萍那张脸,不想听她的声音,宁愿出来割草躲清静,一个人好好想想后面怎么做。

  她捏了一个花生仁塞进嘴里,慢慢地嚼着,把嘴里煎蛋和馒头干的油味儿去掉,拎着筐子去割草的地方。

  常家屯地处平原地带,村子三面环河,夏季汛期水草茂盛,是割草的好时机。对于村里哪里草多,哪里的草好,祝小安了若指掌,闭着眼睛也不会走错。她也知道大家平日去哪里,为了不碰上祝妈妈,她特意往村东头的水渠往北去。

  常家屯后面是张家墩,东边隔着一条马路是一座砖窑厂,再过去是草甸子村。

  祝小安顺着水渠过了马路,然后到了砖窑厂南边的那一片洼地,这里水汽充沛青草茂盛,但是因为靠着砖窑厂有点闹哄哄的,大家不是很爱来这里。

  来这里可以避开祝妈妈。

  祝小安趁着天凉快先割草,她干活麻利,虽然很快割了一平筐,看看日头也起来一点,便去树底下荫凉里看书。

  祝小安性子安静,坐得住,沉得下心,从小学习就不错。尤其是文科类背诵的课目,除了英语听力不大好,其他没有问题,中考现在还不考听力。她的数学和化学稍微有点弱,但是物理不错,所以她重点看化学。她和别的同学不一样,别的同学因为中考化学和物理合起来算一科,所以不太重视。

  初三的化学课本是杨主任帮她借的,借她书的这位学长据说初二就去县里读书,后来考入县一中,成绩铁打的第一。杨主任曾经用他做榜样鼓励她,让她好好学习,以后也考县一中,考大学。

  这本书前世她也有,不过因为各种事情她暑假不能好好看书,所以并没有如今日这般心情来欣赏这本书。

  她心中充满了对上苍的感激和虔诚,她发誓,从此以后,任何事情都不能动摇她读书的决心!

  她将书本放在心口,闭上眼睛平静了片刻,然后开始看书。

  这位学长的字写得非常漂亮,让人看的时候有一种心安的感觉,浮躁的心都能安静下来。

  林雪昀,这是扉页上写的名字,她还特意查字典看过这个字,念yun,二声。

  前世她甚至没有认真看这个名字,现在看来却觉得很亲切,因为那种历经劫难终于重生的感恩的心,对这世间的一草一木都怀着的虔诚敬意。

  这个名字对于饱经沧桑的她来说,立刻就出现了一个意象:日照林海雪原,苍茫壮丽,空阔寂寥。

  这该是一个聪明淡然,高雅干净的人吧,或许会有点寂寞,毕竟学霸高处不胜寒?她笑自己瞎猜,学霸的世界怎么会寂寞,多少人围着转呢。

  听杨主任说林雪昀是县一中实验班的学霸,这时候不流行叫学霸,而是尖子生,每一年、每一次,考试都是全县镇第一。

  县一中实验班,是他们这个县城最好的高中最好的班级,据说只要是去了那个班的,就一定会考上大学的,因为这班里所有的学生都是从全县所有的初中里选拔的最优秀尖子生。

  每年中考的时候,先预考,排一个全市的五百名,然后在这名次之内的可以选择考中专和高中。

  临近考试的时候班主任会根据同学们的情况来分析一下,然建议几名学习优秀的学生考中专。这个时候中专毕业早,毕业就可以直接参加工作,还包分配,直接就进城转成了城市户口吃公粮。

  按照杨主任的话说等于是“脱离了贫穷落后的土地,此后飞黄腾达起来”。

  祝小安并没有想过要飞黄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