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3节(2 / 2)


  这不提还好,一提起来就让人心里难受不开心。

  苏慧芸点了点头。

  “这次又是哪一家?”陆承安沉声问道。

  苏慧芸道:“宁安伯府二公子。”

  “宁安伯的二公子?”陆承安俊朗的脸上飞快地闪过一丝诧异,仿佛对听到这个人很不可思议。又带着一丝恼怒,对徐氏会看上宁安伯二公子的不悦。

  “他是不是有什么问题?”苏慧芸看陆承安那个表情,一下子就想到了这个。

  陆承安好笑了一声,舌头舔了一下后牙槽,勾着唇角道:“他不止有问题,他问题还大着呢!”

  苏慧芸眨了眨眼,总觉得陆承安脸上的表情十分不怀好意,还有准备看好戏的感觉。

  ……

  转眼过了两日,宁安伯夫人给徐氏送来了帖子请徐氏去游湖赏荷花。

  徐氏觉得宁安伯夫人很有诚意,当即就同意了,让送帖子来的丫鬟回去转告宁安伯夫人,到时她一定准时去。

  宁安伯夫人得了徐氏的回信,也十分的欢喜,觉得这回她二儿子的亲事**不离十要成了。

  谁知却在赴约的前一天,宁安伯家出了一件事,宁安伯二公子在怡红楼喝酒,跟人发生了争执,双方一言不合打起来,宁安伯二公子就被人打了,不仅被打了,还打得很惨,混乱中从二楼上摔下来,把右腿都摔折了。

  宁安伯二公子受了伤,下人小厮都吓得不行,着急忙慌地要把他抬回府。

  就在众人七手八脚刚把宁安伯二公子抬出怡红楼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个穿着红衣绣花的女人,她的手上还牵着一个两三岁的小男孩,大哭着扑到宁安伯二公子的身边,扯着嗓子喊,“爷,爷,你醒醒啊,你不能丢下我们母子不管啊!你若是有个三长两短,我们母子也不活了啊!”

  周围围观的人本来就多,女人扯开喉咙一喊,围观的人都听到了,一时间众人议论纷纷,很快就把宁安伯二公子被打,女人带小孩哭喊的事传扬了出去。

  大家都知道宁安伯二公子还没有成亲,可那女人带的孩子都两三岁会喊爹了,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宁安伯二公子在外面包养了外室,正妻还没娶,庶长子都这般大了。

  得,这么一闹,宁安伯二公子的事就传扬了出去,众人都乐滋滋的八卦起来,哪里还有好人家的姑娘愿意嫁给他,人人都避之唯恐不及!

  作者有话要说:  陆承安:跟我抢媳妇儿,想都别想!

  第77章

  徐氏得知了此事, 气得把手中的茶盏往桌上重重一磕, 心里骂道:宁安伯夫人也太不老实了, 居然隐瞒她这么大的事, 还好两家的亲事没有成,不然她得多丢人啊!

  后来徐氏再在其他的宴席上见到宁安伯夫人是理也不理了。

  陆承安隔日来给徐氏请安, 主动提起给苏慧芸说亲之事,“母妃一心想要把阿芸嫁出去,却不把对方的人品学识打听清楚,连宁安伯二公子那样的人都看得上, 真叫人寒心。”

  徐氏自知在此事上她理亏, 但陆承安当着她的面这样说她, 也叫她下不来台, 面上有些难看, 道:“这门亲事又没成,算不了什么,我大不了下一次再仔细点,一定给她找个好的亲事,亏不了她。”

  她是生了气, 说话口气不太好, 不过却也说的是真心话, 她是急着想给苏慧芸说门亲事,想早点把苏慧芸嫁出去,但也没有胡乱把她塞给哪家的意思,不管怎么说, 苏慧芸叫她一声义母,她还是喜欢苏慧芸的,也不想她嫁得不好受苦。

  “你既然真心想给她说门亲事,眼前就有,何必又去舍近求远?”陆承安把话说得再明白不过了,眼前就有好亲事,他就是最好的亲事。

  徐氏震惊地睁大了眼睛望着陆承安,对他说出的话简直不敢置信,她之前有怀疑过陆承安对苏慧芸太好了,好得超出了义兄对义妹的爱护和照顾,生怕他对苏慧芸生出其他的感情来,可事情的发展完全不在她的控制范围之内,还真是她越担心什么就来什么,陆承安这会儿亲口就承认了他对苏慧芸的心思。

  “不行。”徐氏一口否决,语气决绝又不容置疑。

  “哪里不行?我觉得我们很好,在我看来,权势地位都是身外之物,只有她才是最好的。”陆承安心里很清楚,徐氏这段日子以来的所作所为,也令他越发确定徐氏不同意他和苏慧芸在一起的原因,不就是因为苏慧芸是个孤女,没有父母,也没有依靠,他若娶了她,他在前途和朝政上得不到任何帮助,徐氏就想给他寻一门可以对他有助益的亲事。

  可是在他看来,他根本不需要这些,说什么助力依靠,这些都是外在的东西,他不想把自己的婚事也牵扯上这些,他只想要一个纯粹的喜欢的人,那个人就是苏慧芸。

  “那还是不行。”徐氏还是不肯让步,言辞激烈地道:“你身为定王府的世子,身上肩负着整个定王府的重担,娶妻也必须娶身份配得上你的,不能为了儿女私情不顾整个定王府。”

  陆承安闻言笑了,深邃的眼眸里蕴藏着复杂的情绪,他望着上首的徐氏道:“母妃,我首先是一个人,才是定王府的世子,如果我连自己想要爱的人都不能爱,也没办法做好定王府的世子。”

  “你,你……”徐氏觉得陆承安这是在威胁她,深深地威胁她。

  陆承安勾了一下唇角道:“母妃想说我是在威胁你吧?但我想说我说的都是真心话,我明知道母妃你看不上阿芸,我还来跟你说这些,就是希望你能答应。一个人不能选择她的出身,她会父母双亡,没有依靠,这也不是她的错。如果她的生母还在,苏将军也在,我说我想娶她,母妃只怕觉得这是全天下再好不过的婚事,根本就不会反对。我说得对不对?”

  徐氏的心思被陆承安说中,她扯了一下嘴角,没有说话。

  陆承安接着道:“母妃,她就是她,与她的出身父母没有关系,我就喜欢她,想做她以后的依靠,照顾和爱护她一辈子。”

  徐氏沉默着,不得不说陆承安的这番话说进了她的心里,她曾经也像这样执着过,热情如火地爱着自己想爱的那个人,最后幸运地嫁给自己爱的人,如愿以偿。

  看着眼前的陆承安,他的目光坚定诚挚,不可动摇,她从他的身上,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徐氏不由地怔了怔,作为过来人,她对陆承安心生怜惜,但是作为母亲,她还是希望给到陆承安最好的。

  一时间,徐氏有些动摇了,脑海里有两个声音在争斗,一会儿让她答应陆承安的请求,一会儿有让她拒绝到底,她要为了陆承安好。

  难以抉择,左右为难,两个声音吵得她头疼不已,她手扶着额头,对陆承安道:“你先下去吧,这件事让我再想一想。”

  陆承安察觉到徐氏语气中的转变,明显不再像先前那么坚持,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他明白他和苏慧芸的事不能操之过急的道理,需要徐徐图之。

  徐氏已经答应再想一想,陆承安也决定缓一缓,给徐氏再多一点考虑的时间,便站起身向徐氏行礼告退,离开了海棠院。

  只是就在陆承安等着徐氏想通的时候,宫里出了一件事,一件很大很大很大的事。

  那天夜里,皇帝突然在魏淑妃的宫里昏倒了,一直昏迷不醒,大半夜里惊动了太医,全太医院的太医去看了都束手无策,找不到皇帝生病的病因。

  皇帝昏迷不醒,皇后大怒,让人把魏淑妃抓起来,又连夜让四王爷陆承昊进宫。

  皇帝目前有五个儿子,陆承昊是皇后的儿子,也是几个儿子里面办差能力最强,身后扶持的势力最强的一个。

  照理说,如果皇帝有心,早就该封陆承昊为太子了,可是皇帝偏偏没有封陆承昊为太子,还有意无意地扶持其他人。

  皇帝不立太子,有扶持其他皇子办差,在其他人看来就是有点儿那个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