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章(2 / 2)


  “她很高兴?”宋殊眉头皱的更深。

  钱进听出不对劲儿了,但他实在想不通哪里出了差错,只好继续编:“是啊,鹤竹堂这边没什么力气活儿,比起在前院搬竹子收灯笼还得跟其他伙计挤一间房,掌柜如此厚待他,唐五简直是撞了大运,当然高兴啊。掌柜,莫非你觉得唐五有何不妥?”

  宋殊沉默片刻才摇摇头,示意钱进继续忙去了。他没有回屋,而是站在门口看钱进走向东厢房,然后不着痕迹地瞥了唐景玉一眼。

  按照钱进说的,唐景玉女扮男装,不用干重活也不用跟一群男伙计挤在一起,是值得庆幸,而他如果重新安排差事,唐景玉没有道理自己住单间,确实不妥,二来都吩咐下去了,改来改去好像他要针对她似的。

  留下便留下罢,反正鹤竹堂这边也都是一些打扫的活儿,他又不用她伺候沐浴更衣。

  想通了,宋殊转身进屋,准备关门时又朝东厢房看了一眼,正好瞧见朱寿牵着唐景玉进了一间厢房,还把门关上了。

  宋殊盯着那门,想到唐景玉曾经跟钱进同住一间客房,看行为举止也确实不把自己当姑娘看了,那么跟朱寿在屋里说说话应该也不算什么。他自认看人的眼光还算准,唐景玉眼眸纯净,不是轻浮之人,否则当初在客栈便可以勾.引钱进了。钱进相貌堂堂,即便是下人,她那般处境也难高攀。

  日落之时,钱进过来询问晚饭怎么安排。

  “让杨昌朱寿到堂屋用饭。”宋殊第一次收徒,准备当个好师父。

  钱进笑着走了,当了师父的掌柜身上总算多了些人味儿。

  晚饭摆好时,宋殊移步去堂屋,里面杨昌朱寿二人已经等候多时了。杨昌恭恭敬敬喊宋殊师父,朱寿得了唐景玉嘱咐,有样学样。宋殊点点头,自己先坐到主位,再让两个徒弟落座,用饭前问了问二人屋子收拾得如何,“有什么短缺的尽管跟钱进提。”

  杨昌称屋里应有尽有,钱管事准备的很周到。

  宋殊便看向朱寿。

  朱寿认真想了想,“缺个枕头,天热唐五不盖被子,可是她没枕头,那样睡觉不舒服。”

  杨昌对这位小自己几个月的师弟也算了解了,听到这傻话只是善意地笑了笑。

  宋殊看了一眼外面,随口问他:“你跟唐五睡一屋?”

  朱寿点头:“钱进让唐五跟顺子睡,顺子的房子太小了,我的大。”

  宋殊明白问题出在哪了,饭后便吩咐顺子马上把西厢房那边的耳房收拾出来给唐五住。

  听说自己能单独住一间,唐景玉这次是真的高兴坏了,兴高采烈地跟顺子一起收拾,擦桌子扫地铺竹席,干劲儿十足。自己睡好啊,干什么都不用避讳人,门一插就能放心地洗澡了,晚上也不用担心不小心露出不该露的地方,哪怕露出来旁人大概也察觉不到异样。

  朱寿有点不高兴,他喜欢跟唐五睡一张床上,身边有个伴他睡得比自己睡时香,虽然唐五睡着后偶尔会放个屁……

  ☆、第10章

  转眼到了六月底,这日吃完早饭,唐景玉跟顺子一起去钱伯那里领工钱。

  他们到的比较晚,柜台前已经围满了伙计,因为月底月初这两日轮流放假,赶上今日放假的伙计们就拎着包裹过来了,领完钱直接回家探亲去。

  顺子也拎着包裹,不同于那些还会回来做活的伙计,他这一去就不回来了。

  相处了十来日,唐景玉跟顺子混得也挺熟的了,排队时就打趣他:“顺子哥得空带嫂子来城里逛逛啊,让我们也都看看嫂子,听钱大哥说嫂子是十里八村有名的好看姑娘呢,顺子哥真有福气。”

  顺子不善言辞,被她说红了脸。

  唐景玉嘿嘿笑了两声,也不再难为他。

  终于轮到他们了,钱伯瞧见顺子,拿了三两银子给他,“这是这个月的工钱。”

  顺子飞快收了起来,嘴角微翘。

  唐景玉看得清清楚楚,立即在心里算了一下。只要她好好干,年后肯定也能升到三两银子的工钱,她又不买花布裙子胭脂水粉,吃穿全用灯铺的,一年至少也能攒三十两银子,那么三年就能攒下买宅子的钱了,中间可能找到别的财路也说不定。

  就在顺子准备让开地方而唐景玉打算上前时,钱伯又把顺子叫住了,另外拿出两个五两的银锭子给他,笑眯眯地道:“你这几年服侍的用心,掌柜赏你十两银子算是喜钱了,你可得收好了啊。”

  顺子大喜,瞅瞅正院的方向,激动得不知道该说什么:“这,这,钱伯一定要替我谢谢掌柜啊!”掌柜大方,这几年他不但攒够了娶媳妇的钱,还有余钱在镇上开个杂货铺子,现在得了这十两,他更有信心跟媳妇过好日子了。

  旁边唐景玉也在心里记了一笔,成亲宋殊还会送喜钱呢,不过她大概用不着。她现在最想的是赚钱买宅子养活自己,婚事不在她考虑中,再说她这样在男人堆里混过的,应该也没啥男人会喜欢她。

  顺子高高兴兴地走了,唐景玉怀着满心憧憬,沮丧地从钱伯手中接过她十日的工钱,三百多文,用条细绳子串着,倒是挺有分量的。

  “唐五脸色不错啊,刚来那会儿蜡黄蜡黄的,现在白里透红,再养一阵子该比上小姑娘了。”钱伯瞅了少年两眼,实话实说,又给她打气,“别羡慕顺子,现在这份好差事落在你手里了,这半年好好伺候掌柜,说不定年后就给你涨到三两了。”

  唐五一听钱伯也这样想,那点被现实打击的失落立即飞了,“多谢钱伯跟钱大哥把这份好差事留给我,今儿个下午我说好请钱大哥吃饭的,钱伯有啥想吃的没,我们给你带回来。”

  少年嘴甜会来事,钱伯笑得合不拢嘴,又跟唐景玉聊了一阵才放她走。

  唐景玉心情愉快地回了鹤竹堂。

  按理说今日她休假不用干活,不过大夏天的,她也不想跑到街上受罪去,就跟钱进三人约好黄昏时出门,在外面用完饭再回来。

  灯房里,宋殊正在给朱寿杨昌二人授课,清朗的声音飘到院中,真是好听。

  唐景玉悄悄走到墙根下的花丛后,躲在阴凉里偷听,但她并没有隐藏身形,光明正大坐在靠门口的位置,有人从外面走进院中一眼就能看到她。

  今日宋殊讲的是灯笼的种类,按材料分有纸灯纱灯等等,讲到纸灯时还会把各种纸做灯笼的优势劣势讲清楚,所以那些在外行看来大概只需要一两句话就能讲完的事,宋殊能讲一个时辰。这十来天他就是一直讲啊讲,根本没有教二人做灯笼,下午还会教二人诗词歌赋,留的课业则是描字帖。唐景玉看过,宋殊发给杨昌的字帖豪迈洒脱,朱寿的就清隽飘逸,显然也是因材施教。

  或许是她闲着没事干,也可能是宋殊声音好听,讲的也不呆板,虽然觉得这些对做灯笼没有太大用处,唐景玉依然每次都听得津津有味。她也在练字,纸用的是朱寿杨昌字帖的背面,墨从朱寿那里分,至于临摹的字,她用的是宋殊扔在竹篓里的废纸。

  唐景玉喜欢宋殊的字,飘逸淡然,有君子之风,看着能让人心都跟着平静下来。

  “好了,你们回去吧。”讲完今日该讲的,宋殊示意两个徒弟离去。

  唐景玉听到了,依然坐在花坛边上。

  杨昌对她这样已经见怪不怪了,因为唐景玉给自己找的理由是随时准备听候使唤,宋殊知道后也没有赶人。

  只有朱寿信了唐景玉的借口,每次出来都会告诉唐景玉里面不需要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