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章(2 / 2)


  叶胜男只觑了一眼便垂下眼来,心中无不叹当年藏拙的小少年郎,如今是再不复了。

  薛云上进到正堂并未多作停留,转身便往暖阁而去,须臾便听闻了薛云上向王妃问安的话。

  王妃更是一叠声地唤着,“我的儿。”

  母子二人叙过一番安好,薛云上这说起今日的去向。

  薛云上如今虽没正经的差事,但皇上已令他礼部行走。

  只是何为礼部行走?

  说白了就是到礼部去习学,却又不可干涉其中的政务。

  薛云上捡了两样在礼部的趣事儿说来,逗得王妃欢笑。

  王妃笑了一回,顺着薛云上的话转了个弯儿就说到叶胜男她们三人身上来,“你院里那两个是你父王的心,你收下便收下了。只是那二人,你祖母和我瞧着都不像是个会服侍人的,只怕今后你屋里越发没个头绪了。”

  说着,王妃缓了一口气,接着道:“你乳母虽好,如今到底年纪大了,精神也短了,就是想帮着你周全也力不从心的。所以娘在你祖母跟前给你借了一人来,在你娶妻前便由她帮你打理你屋里的事儿。”

  说着,王妃向叶胜男招招手,“依怙,来。”

  叶胜男莲步轻迈,蹲身道:“奴婢依怙见过三爷。”

  薛云上只在叶胜男身上用了一眼,便对王妃道:“母亲做主就是了。”

  叶胜男退下。

  王妃点点头,又道:“听说你身边的芣苢近来身上不大好,想想她的年纪也快到了,想来也不能再尽心服侍你了。正好娘身边有两个得用的,也开了脸,让她们服侍你,娘也好放心的。”

  姜可人和凤香两人上前来见过薛云上。

  这两人给他做什么使的是再清楚不过了的,所以这回薛云上倒没当下便应了。

  常言“知子莫若母”。

  王妃如何不知儿子的,儿子从来无心在这种事情上头,这是在不耐烦屋里的人又多了。

  只是旁的也就是罢了,唯这事容不得儿子,于是王妃道:“如今她们都是你的人儿了,你赶紧给她们都起个名儿才是要紧的。”

  王妃用这话告知薛云上,这事无可商量。

  见王妃如此,薛云上颇是无奈道:“也罢,她们便叫釆蘩和蘀兮吧。”

  王妃知道儿子这是答应收下人了,这才称了心。

  罢了,薛云上又看向颔首垂眸的叶胜男,“依怙这名儿便很好,就不必再改了吧,到底是祖母身边的人。”

  叶胜男心中不禁莞尔,暗道:“这位三爷起名倒是省事,不管是先前王妃提起的芣苢,还是如今釆蘩和蘀兮,都是《诗经》里的,随手捡来就用,真真是不费心思得很。也可见这位三爷对这些人都不上心。”

  至于为何未给叶胜男改名儿?

  叶胜男一想也能明白,这是薛云上在告戒她,别处处拿着鸡毛当令箭才好,他可是能随时送她回太妃身边去的,所以才省了这一再改名的麻烦。

  这里王妃还要再说话,就听外头一阵清脆的笑声。

  不待人来回,一个手拿着青玉拨浪鼓的小姑娘,自己蹦蹦跳跳的就进来了。

  叶胜男一看,正是如今王府里唯一嫡出的姑娘,薛云上的胞妹——薛三姑娘,薛云蓉。

  别看薛云蓉如今年纪大不,也是府里云字辈中唯一封了爵的。

  还是皇上亲封的县主,号端淑。

  至于这薛大姑娘,就是太妃嫡亲的孙女——薛云儿。

  只是薛云儿早年已出阁,嫁的正是太妃的娘家郑国公府,夫婿是郑国公嫡长孙——周琦。

  接着是二姑娘,名叫薛云彩,生母是丁姨娘。

  薛二姑娘旧年时也出阁了,嫁的是太常寺卿的嫡子——古宋。

  而在三姑娘之后还有一位四姑娘,叫薛云霞,是王妃的陪嫁丫头花姨娘所出。

  说了府里的姑娘,少不得还得再说说爷儿们。

  薛云上头上除了两位先襄郡王元妃所出的兄长——薛云起和薛云来外,底下还有三个庶出的弟弟。

  分别是花姨娘所出的四爷——薛云飞;丁姨娘所出的五爷——薛云然。

  论理这丁姨娘和花姨娘都为襄郡王生了儿子,是当得一声夫人的,只是这二人出身都不好,这才没被抬举。

  所以至今王府里也只有出身官宦人家的左氏,得称夫人了。

  左夫人在府里的资历虽浅,但肚子却十分争气,头一胎就给襄郡王生了如今只有三岁的六爷——薛云涌。

  三姑娘兴冲冲而来,没想当头便撞上了薛云上,顿时脸上所有的灿烂都化作了讷讷,手里的拨浪鼓也忙忙往身后藏去,“母妃,哥哥。”

  薛云上原就有些清冷的脸上越发冷凝了,道:“还这么莽莽撞撞的,在家还罢了,外头也这么着?”

  三姑娘挪着步子往王妃身边去,委屈十分唤道:“母妃。”

  王妃揽过女儿来,道:“你哥哥说得对,是该拘一拘你的性子了。”

  三姑娘不依道:“真真屈死我了。这不是好容易找出来旧时哥哥给我的拨浪鼓,说是来给未出世的弟弟了,一时高兴才顾不得的。”

  “所以你就有理了。”薛云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