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8章(1 / 2)





  大爷听了觉得是道理。

  杨大奶奶又道:“老三不敢说,大爷却是能的。王爷早有心让大爷承袭王位的,只是碍于王妃母子,这才未言明。如今这就是契机,只要大爷先下手为强,在老三之前说服王爷。就是皇上那里,也是只要咱们家把差事办就成的,那里会细问的。”

  说着,杨大奶奶冷笑道:“有王爷在,老三他也不过为大爷做嫁衣,天大的功劳都是大爷的。有了这样的大功,王爷自然就有了给大爷请封世子之位的理由。世子之位何愁不能早日落大爷手里。”

  大爷被杨大奶奶说得蠢蠢欲动的,两人商议罢,大爷便迫不及待地出了院子往襄郡王的书房去了。

  大房的一举一动早被有心人看在眼里。

  没半天的功夫,左夫人便知道了,冷笑着对她的耳目道:“只待事发,你再小心将此事透漏给王妃。那时……哼,不怕王妃不发作四爷母子的。”

  有人道:“夫人神机妙算。”

  左夫人得意道:“就算到时花姨娘不能为我所用,王妃却也少了个臂膀。”

  书房里,襄郡王正在把玩一块十分稀有的红田石,见大爷进来还招手让他过来,一同赏玩这印石。

  若是往常,大爷定会投其所好,与襄郡王相谈甚欢的,可今日他意在不此,便故作起心不在焉来。

  襄郡王一回两回地见儿子答非所问的,自然要问的,“今儿怎么了,怎么这般神思恍惚的?”

  问一回两回的,大爷都作那欲言又止,或顾左右而言他的样子。

  襄郡王越发觉着是出事儿,于是就急了,“你再不说,我只好拿你身边的人是问了。”

  大爷这才诚惶诚恐地跪到襄郡王脚下,道:“只求父王责罚。”

  襄郡王又问道:“到底什么事儿。”

  大爷支支吾吾道:“儿子……儿子没听你的话,到底还是……还是插手了那差事,且还……还办成了。”?

  ☆、第 46 章

  ?  闻言,襄郡王一怔,后想明白大爷说的是什么差事后,心头顿时又是大惊,难以置信的疾声再问道:“你……你说什么?”

  大爷这才又道:“父王,儿子知道这差事非同小可,稍有不慎定会名声扫地。可儿子不甘,儿为嫡为长,可却终日碌碌无为,一事无成,上不能抚慰父王和仙去的母妃,下不能为兄弟姊妹的依托与榜样。”

  说起元配柳氏,襄郡王心内多少思绪,只有他自己知道。

  此时又听大爷道:“儿子知道这差事着实不好沾手,故而也不敢声张只暗暗访查。今日终究才有些眉目了。那些盐商已愿为证人,不日,两淮盐案便有结果了。”

  襄郡王顿时两眼瞪大,手里的印石便砸了出去,喝道:“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孽障。当日我瞧你能说出那样一番话来,还当你是个明白的,如今看来真真是个糊涂得不成了样子的。”

  大爷低着头,印石虽未正中他,到底还是把他的发冠被砸歪了。

  那里襄郡王还骂道:“不甘心?我看是你这畜生是想祸害了王府去。”

  襄郡王几乎是在吼的了,“皇上和外头人瞧着这案子许还有不清楚的,可只要是朝堂之上的,又有几人是不知道那里头的文章的?这才成烫手山芋。偏你自作聪明,还真接了过来。”

  大爷默然不答言,凭襄郡王打骂。

  襄郡王又道:“这案子虽牵涉到内阁和后宫,可你当父王我是吃素的,我堂堂宗亲皇族当真是怕了他们不成。要紧的是那里头还有熙皇子的外祖张家在。皇上虽有意压制张家一势,熙皇子却有意护持他们,以为臂力。你是要把张家供出,还是假作不知?”

  喘了一口气,襄郡王又道:“熙皇子今年已十五了,羽翼渐丰,就是日后皇上还有别的皇子,再不能撼动得了他的。皇位非熙皇子莫属。你若顺今上之意剪除了张家,他日熙皇子登基,有这笔旧账在,如何还能有你的好。你若有意将张家摘出来,熙皇子如今倒是会谢你,只是今上并非是好糊弄的,终究不能瞒得长久的。那时,你又当如何?皇上盛怒之下,岂能还有完卵。王府上下皆受牵连。你……你……你这败家的玩意儿。”

  末了,襄郡王气得气息都混乱,只管喘气了。

  大爷知道两淮盐案牵涉颇广,只没想到还会涉及皇帝的心肝肉独子。

  此事若处置不当,的确是个麻烦。

  只是稍一作想,大爷便又镇静了下来,道:“儿子知道,所以这条线儿子并未跟进,是三弟查访的。”

  “什么?”襄郡王又是一惊,“老三他也?”

  大爷道:“原先儿子是不敢的,只是我见三弟他面上虽不敢忤逆父王,但私底下动作颇多,有意借这趟差事,好再得皇上的赏识,以谋前程。儿子一时心生不甘,这才……这才……”

  襄郡王气得面若金纸,道:“好,好,好,都学会阳奉阴违了。”

  当下襄郡王就说要打发人去把薛云上给绑来,“都趁早打死了,省得日后祸及家门。”的话。

  大爷自然是要拦的,抱着襄郡王的腿道:“父王,你要打便先打死儿子吧。也是儿子一时鬼迷了心窍,欲趁此机会立功,好让父王给我请封世子。这才未约束自己,教导好弟弟们。”

  襄郡王一听,顿时又火攻天灵,只是一想到长子和次子的艰难,襄郡王心头的火气又倏然削减了大半,道:“你又是何必的。父王说过了,这世子之封非你莫属,只是如今时机不到。”

  大爷声泪俱下道:“儿子知道,可如今每每看到二弟,我就恨不得代他身受了。儿子曾想若是儿子早些时日成了世子,名正言顺地为父王分忧,掌管起王府来。父王又如何会因力由不得,让人有机可乘,加害了二弟的。”

  说起一蹶不振的次子,襄郡王心就像刀割一般。

  大爷那里还在泣诉道:“所以我要做世子,这样才能保护好弟妹们,不让二弟的……在别的兄弟姊妹身上重演,也好让二弟重新振作起来。”

  襄郡王的确是只有意为大爷请封世子,只是碍于太妃和王妃,他一时也不好做下决断的。

  现在襄郡王虽恼怒大爷,但稍一作想也知道,如果大爷此回真立下大功,他给大爷上折请封,就是太妃和王妃也没话好说了。

  想罢,襄郡王又暗道:“只要世子之争尘埃落定,府里的腌臜事儿也该消停了吧。”

  见襄郡王已有动摇,大爷那里会不再添把火的。

  王府中襄郡王父子两人秘密商议对策,宫中皇上却在看薛云上今日的家书,龙颜大悦。

  在皇帝身边伺候的宋志来等人都不觉松了口气,皆道:“总算是有一件能让皇上高兴的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