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4节(2 / 2)


  姜芸自从和娘家重修旧好以后,没事就带着小哥俩回娘家,有时候也会住一宿和爹娘亲近亲近。

  她放下了包袱,跟姜晟撒娇的时候又像小孩子似的,可把姜晟美得不行,感觉自己都回到了年轻的时候。

  尤其闺女和他亲,什么话都和他说,也透露过不想再嫁人的意思。

  此时姜芸正在育苗室,挑选了颗粒饱满的种子,把那些不饱满的挑出去,这种就算发芽也长不起来,浪费空间和水肥。

  快晌天的时候,她跟张爱英说一声要回家做饭。

  这时候占国媳妇和一个嫂子一起过来,姜芸就听那嫂子在说什么黄月姑相亲的男人来了,赶着马车送她回来的,真是招摇得很呢。

  占国媳妇对姜芸道:“嫂子,我约莫听着人家是来找你的呢。你去看看吧。”

  姜芸有点纳闷,黄月姑相亲的对象找自己?不可能吧。她笑道:“要是有事找我,那自会上门的,我先家去做饭。我亲爹今儿来串门呢。”

  她急着回家做饭,出门却碰上故意来堵她的宋婆子。

  宋婆子一脸的幸灾乐祸,她自作聪明得很,以为姜芸看自己儿子再婚,肯定也急着想嫁个条件好的。

  虽然郑毕臣不错,却因为身份限制不可能和她结婚的。而陈家大队那个死了婆娘的男人,无论相貌还是家庭,都是条件最好的。

  现在自己给姜芸搅黄了,人家要是和黄月姑看对眼,姜芸鸡飞蛋打,肯定得气死。

  她这是来“通风报信”顺便幸灾乐祸,欣赏姜芸气急败坏的样子的。

  姜芸看都没看她就要绕过去。

  宋婆子岂能让她如意?

  宋婆子麻利地跳到姜芸前面挡住她的去路,得意道:“哎呀,听说你和陈家大队相亲呢,完犊子了,人家和黄月姑相对眼了。”

  姜芸嗤了一声,“你儿子断子绝孙以后没儿子了,你是不是想孙子想疯了?跑这里来说疯话?”

  宋婆子刚要发怒,不过想想自己的来意,她立刻不气了,“你看上的男人,人家看上黄月姑了!不要你了!你以为你香饽饽……”

  姜芸:“你快家去给宋占刚刷绿帽子去,绿油油的洗也洗不干净,埋汰人。”

  宋婆子见姜芸一点不接自己话茬一个劲地羞辱自己宝贝儿子,简直要气死了,“你个浪……”

  “你这个老不死的老蹄子!”姜芸翻了个白眼,“谁不会骂似的!你个老昌妇!”

  骂完姜芸还吹着口哨扬长而去,留下宋婆子气得嗷嗷的。

  *

  而此时在村东头的街上,陈福年正赶着马车,车上拉着几袋子新麦子和黄月姑。

  他今一早回家的,这两天不出车,陈福基要给姜芸送麦子他就自动请缨,顺便把姜芸上一次托买的东西捎给她。

  他闺女去找姜芸的事儿,他当天晚上就知道了,小闺女跟他坦白又说那个姨好,想让她当娘,比别人好。

  他也由此对姜芸更有好感,本来只是看她长得太漂亮,一下子有些初恋的心慌意乱,这下却觉得姜芸活得明白。

  可惜姜芸直接跟陈福基婆娘说无意嫁人,陈福基就劝他算了,再相别的。可他不知道为什么放不下,总觉得她就是最好的,另外相的都没这个好。

  至少找个机会和她私下里聊聊,让她知道自己是什么人再决定同不同意,否则他总觉得自己失败的无缘无故。

  可惜他赶着出车,一直没合适的机会。因为惦记这事儿,别人给介绍的他都推了,其中一个寡妇还和姜芸同大队,他更没兴趣。

  这一次他特意多休息两天,就想来找姜芸探探口风,能不能给个机会处处看。

  他赶着马车送麦子,快到红丰大队的时候,有个妇女挑着一担瓜菜在前面颤颤巍巍地走。

  他为了赶路,就大声吆喝了一下,请她让让路。

  那妇女可能有些慌乱,让路的时候一下子绊倒在路边,人和担子都滚下路边沟里!!!

  陈福年都懊悔死了,搞得自己跟恶霸一样,赶紧下去把担子和人给扶起来。

  一问之下,知道原来是红丰大队的,就顺便让她上车,把担子瓜菜也都搬上去。瓜菜都坏了,他还配了几毛钱,那妇女不要,可他不想欠人家的就硬给了,她便也收下。

  一上车,他就说自己是给姜芸送麦子的,那妇女面色有些古怪,他还纳闷呢,不过也没问。

  进了村,他就希望黄月姑下车,他去给姜芸送粮食。本来他就紧张,这会儿又把人家妇女吓到沟里去,更怕姜芸是不是因为自己凶才拒绝的。

  黄月姑却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脚脖子肿得吓人表示自己没法走,小声央求陈福年送她家去。

  她微微低着头,抬眼看陈福年,“大兄弟,要不你先去给姜芸送麦子,然后再送我家去。”

  她穿着宽大的褂子,领口是时髦的小翻领,里面穿着个背心,微微含胸的时候,前面人就能看到她胸前的风光。

  陈福年根本不敢看她!

  不过拉着黄月姑去给姜芸送麦子,他觉得不好,一解释,自己把姜芸村里的大嫂给吓到沟里去,让人一听自己多恶霸呢。

  他只得赶着车送黄月姑家去。

  路上有人看到,黄月姑在车上就挺起了腰杆和胸脯子,一副春风得意的样子。

  有后头和她相熟的老婆子看到,大声道:“黄月姑,你这是成了啊。”

  都送上门了,不孬啊!有本事!

  黄月姑立刻露出羞涩的一笑。

  陈福年在前面赶车,心急火燎的,压根没留意她。

  终于到了黄月姑家胡同,那条胡同窄进不去大马车,陈福年就停下,把担子拿下来示意黄月姑可以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