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8节(2 / 2)


  霍青山抬手摸了摸她的头,笑道:“没关系,等见面你就说她做饭咸就好。”

  林盈盈嗯嗯,就知道他这是告诉自己和梁志国一家关系挺好,对赵红妮儿也很尊重,让她不要瞧不起赵红妮儿。

  她又缠着他腻歪,问他要去哪里砍树,能不能带她。

  霍青山自然不会带她去,又冷又远还危险的。他道:“咱家钱和票都在抽屉里,你要是无聊就让嫂子带你去逛逛。场部有通讯连、卫生室还有其他部门,有不少女同志和知青,你可以和他们聊聊。”

  她一个人待在家里无聊,他也不忍心。

  林盈盈知道他担心自己,就笑道:“你放心吧,你不在家我跟娘他们不知道处得多好呢。我既然要来,就是做好准备的,白天我先和嫂子熟悉熟悉,让她带我。”

  以前她暴躁对人不好,很大程度是因为那怪病让她烦躁不想和陌生人接触,更不想和看不惯的人敷衍,索性任性一些。现在她心情平和舒畅,看见癞皮狗都会夸一句个性,怎么会不喜欢和热情的赵红妮儿接触呢?

  看她这样霍青山就放心了,“我怕你来了没人陪会无聊。”

  这时候外面传来车喇叭的声音,徐海滨和杨海军在外面等他。

  霍青山拿上大衣,背上水壶,快速在林盈盈脑门上亲了一下,让她好好照顾自己便大步出去了。

  林盈盈跳下地,趴在窗户上往外看,结果两层玻璃窗里堆了些锯末子保暖,她只能站在桌上从上面往外看。

  一个穿着军大衣,个子挺拔的英俊小伙子从车窗探出头来,朝着林盈盈挥手:“嫂子,我叫杨海军,等回来给你带山丁子吃啊。”

  徐海滨嗤了一声:“什么年头还有山丁子,早冻烂了。”他也朝着屋里喊了声嫂子好。

  霍青山回头,就看林盈盈双手扒着窗框,上半张小脸贴在玻璃上正瞅他们呢。

  他摆摆手,然后钻进车里,让徐海滨开车走了。

  他们一走,林盈盈也睡不着了,她决定起来准备一下。

  可惜她的箱子还没送来,随身的小箱子也就是洗漱用品以及一些钱票和随身带着看的书。

  她先打量了一下房间,这里的房子墙壁可真厚,外墙看样子足足超过了半米。屋子的结构跟霍家村也不同,在霍家村是一明两暗那种格局,三间屋子并排,进深受房梁限制没有那么宽。

  这里却是一整个宽阔的房间,进深和宽度差不多,甚至要更大一些,然后屋子里砌内墙把空间隔成四个部分。

  最外间从屋门进来就是厨房,窄长,放了米面粮油,还有一个大水缸。锅灶在北边,连着一个砖砌的火炉子,火炉子上坐着大水壶。火炉子的烟道是顺着房间走一圈的,从炕上甚至墙壁转一圈走烟囱出去,这样屋里就热乎乎的。为了安全火炉子砌得很厚,这样就不会冒火星出来。

  厨房的东边是主卧,靠着两道内墙盘了一方炕,炕前靠着南窗是活动区域。主卧的北边有一个小房间,也可以放张床。厨房的北边则是一个小杂物间,现在没放什么东西,墙角放着一个陶罐。

  林盈盈记起来霍青山跟她说给他放了一个方便的小罐子,估计就算夜壶了。

  这房子虽然是新的,但是单身男人居住的,几乎没有什么装饰。好歹着地面是砖石的,不是泥地,墙壁也抹得光溜溜的,不至于掉墙皮和灰下来。

  她打开房门,顿时就有一股锐不可当的冷风打着旋袭过来,让她情不自禁打了个寒战,“好爽!”

  她赶紧跑回去披上大衣,穿上棉鞋,然后出屋看看。

  外面院子居然很大,感觉有大半亩地的样子,用木栅栏围着,如今空荡荡的堆满了积雪,除此之外就只有堆积的木头了。

  她抬头瞅瞅天空,瓦蓝的颜色纯净得几乎没有一点杂色,一朵朵的白云都跟绣上去似的,越发显得蓝天高远空旷。日头艳艳的很美,就是不暖和。

  她家西边靠着一条马路,东边是一些同样屋子的人家。因为没有围墙只有栅栏,隔壁几个泥猴子在打闹她都看得清清楚楚的。

  一个**岁的小子站在院子里就放水,一边放还一边吆喝,然后不小心看到了林盈盈,臊得他嗝了一声,没放完就转身跑。

  林盈盈:你青天白日地撒尿不害臊,怎么看见我倒是见鬼一样了?我有那么吓人吗?

  然后她就看到了赵红妮儿。赵红妮儿正打发几个小孩子去上学,还让大点的看着小点的,“都赶紧的,别在家里气人,这一天天的,倒像踩着风火轮似的。”

  林盈盈笑道:“嫂子,这里有学校呢?”

  赵红妮儿快步走到栅栏边上,热情道:“什么学校,就是找个地方哄孩子,要不他们一天天地不怕冷,净搞破坏。”

  林盈盈也走到栅栏边上和她说话。

  赵红妮儿扶着栅栏,打量着林盈盈那漂亮的脸蛋,啧啧称奇,自己还没见过这么俊的人呢。她笑道:“前些天还热乎乎的呢,这几天突然降温十几度,可不就零下二十了么。你估摸不习惯,要是有啥需要的,你跟嫂子说啊。”

  林盈盈:“嫂子什么时候出门,带我各处逛逛。”她又谢谢赵红妮儿送的炒鸡蛋。

  赵红妮儿:“我做饭不行,不好吃,你就凑活勉强尝尝。”

  林盈盈笑道:“挺好吃的,就是稍微有点咸。”

  赵红妮儿一拍巴掌,哈哈笑起来,“可让你尝出来了,我还故意给你做淡点呢,结果还是咸了。”

  聊了两句,赵红妮儿说她没事儿了,要带林盈盈去场部那边逛逛。

  一路走,她就给林盈盈介绍一下。

  他们这不是农场总局,他们是下面十三农场,都是新开垦的,后面还有十四十五呢。

  住处是团部的家属区,走出去是团部机关办公室,然后是场部的集体活动范围,那里有供销社,还有医务室、学校、广播室、食堂等等吧。过去还有知青点,然后最远处条件最恶劣的地方是营区,战士们住的地方。

  因为他们来的时间尚短,天又冷的早,都集中力量盖屋子。所以除了场部一些房子是砖瓦房,很多甚至都是干打垒的泥草房子,先把人安顿下来,免得冬天没地住,等天暖了可以继续盖房子。

  “那边营区还有地窖子呢,战士们把那里当宿舍。”

  林盈盈:“那取暖危险不?可要小心中毒。”地窖子通风不行,他们要生炉子,很容易一氧化碳中毒。

  赵红妮儿笑道:“他们不是有搞技术的么,都懂呢。我去过,那地窖子可暖和呢,冬暖夏凉的。”

  她还告诉林盈盈,他们团现在是加强团了,一共四个营,霍青山是二营长,新来的老丁是四营长。

  正说着,林盈盈就看到老丁从团部那里出来,他裹着军大衣,跟一个人说着话出来。

  看到林盈盈,他招招手,“弟妹,晌午的时候把你行李归拢一下送过去啊,别担心,一个都不会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