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6章 流寇北上(2 / 2)


实在是,李定国不太相信,朝廷有这么多粮食。

因为,官军缺粮的情况,他们一直都是清楚的。

要不然,河南此时这么多流民,为什么得不到朝廷的赈济,走投无路的流民们为了活下去,只能投奔他们,用命换一口饭吃。

所以,这个时候朝廷突然有了这么一大笔粮食,反而让李定国疑惑起来。

李定国之所以如此谨慎,实在是他担心这是朝廷设下的圈套,故意引他们过来,想要将他们一网打尽的。

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洪承畴一直想找机会,将张献忠,罗汝才这好几股流寇,一股脑围歼,却一直没找到机会。

现在,这个看似天大的馅饼,李定国担心是有毒的。

但如果是真的,要是错过了,他就是罪人。

李丁国认真思索,做出了决定。

“二娃,你带人回去给我义父送消息,就说初步证实消息是真的,让义父领军过来。

我带人留下,想办法再进一步确认一下,看看那些官军车上装的,到底是不是粮食。”

李定国盯着自己身边的一个侍卫,吩咐道。

“是,头领,我这就回去。”

两日后,张献忠收到李定国派送送回的消息,立马就激动了。

“来人,传老子命令,集合,全部集合。”

张献忠冲出自己的帅帐,大声吼道。

相比起李定国的多谋谨慎,张献忠就是个大老粗了,他这个时候也没想那么多。

对于张献忠来说,如果这笔粮食是真的,那他一定要去抢。

即便明知道有可能是官军的陷阱,他也要去试一试,这个时候粮食对他们来说,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值得去冒险。

即便是遇到官军围剿,杀出来便是,反正他们被官军围剿,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随着张献忠一声令下,崇阳镇近二十万流寇大军便开始集结起来,但那速度实在是让人看不下去。

到处都是乱哄哄的,这些流寇们的集结,全靠流寇中的那些小头目吆喝。

区区几百人的流寇,费了两炷香的时间,都没有完全集结完成,效率十分低下。

这也不怪这些流寇,他们之前还是农民,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又来自不同的地方,彼此多不认识。

这种情况下,他们要是能迅速集合,那才奇了怪呢。

“妈了个巴子的,叽叽歪歪叽叽歪歪,要磨蹭到什么时候。文秀,什么时候能出发?”

张献忠本就很急切,又看到手下人马集结那么慢,气的咒骂,对刘文秀问道。

“义父,咱们这边人马太多太乱,很多就是刚刚招来的流民,更是难以组织,想要全部都出发,恐怕得好几天。

所以,孩儿建议,先集合咱们的精锐人马,由义父带着北上和鸿远汇合。

孩儿在后面整顿剩余人马,争取尽快赶过去,和义父你们汇合,如何?”

刘文秀提议道。

“嗯,这倒是个办法,就这么干了。”张献忠想了想,觉得靠谱。

然后到了当天夜里,张献忠就带着自己麾下五万流寇精锐北上,赶往绳池一带,准备在那里对朱勇大军下手。

而刘文秀这边,则留下组织剩余的十几万流寇,带着缓慢北上。

就在张献忠这边刚有动静,在距离崇阳镇不远处的一个普通镇子里,罗汝才就收到了消息。

奸诈狡猾的罗汝才,早就在张献忠的队伍里,安排了他的人。

毕竟,张献忠麾下那么多人马,每天都能接收大量流民,向往里面在塞一些探子,还是非常容易的。

“奇怪?张献忠突然起军北上,这是要干嘛?难道是准备再去打绳池?

不对啊,绳池可不好打,距离洛阳太近,上次我们几家联手都没打下来。

这一次,张献忠敢单干了?不太可能。

就算真的要再打绳池,他也应该连续我和刘国能联手,这样成功的希望才能更大些啊!”

罗汝才在收到消息后,便在心里嘀咕起来。

只可惜,罗汝才安排在张献忠队伍里的探子,都是普通流寇或是小头目,不可能知道这次张献忠悲伤的真正原因。

但罗汝才外号‘曹操’,由此便知道,此人如何了,奸诈狡猾,足智多谋。

很快就分析出,张献忠此次突然独自行动,有些蹊跷。

“来人,集合人马。”

半日后,罗汝才直接下命令,让麾下人马集合,准备也带人北上。

“张献忠啊,先不管你这次北上要干嘛,我罗汝才都要掺和一脚才行,万一有好事,可不能让你这家伙一个人独吞了。”

罗汝才冷笑着,自语道。

他经过半天的认真思考,根据他对张献忠的了解。

最终推断出,这次张献忠之所以连他们都不通知,自己带兵北上,多半是什么天大的好事,张献忠才不想带上他们的。

罗汝才麾下人马,没有张献忠多,只有区区五万余人,在隔了半日之后,也跟着北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