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多线布局无限重压(第4页)
但他毕竟是首长,不可能站在年轻小辈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
秦全安没有正面回应陈默的担忧,而是踩灭烟头,将烟头丢进垃圾桶。
目光眺望着远处道:“有些话不该跟你说,但我想以你这鬼小子的聪明劲,应该能够猜得到。”
“军区的发展离不开经济,而经济又决定着变化。”
“新王和旧王争顶,这必然是一个激烈而漫长的时间,或许十年,或许五十年,或许更久。”
“但没有战争的登顶,那不可能,在这期间,估计会有无数的力量和变故掺杂到中间。”
“这次阅兵,必然会引起旧王的警惕,军事力量也会收缩,在这期间,势力空白谁来填补?”
“更重要的是,我们藏不了太久,信息化必须尽快发展,上面的议会主题也是这个意思,廖政委是闻到了风声,去往京都申请。”
“总之,你个人包括单位,要提前做好,去领略草原风光的心理准备吧。”
秦全安说完,他抬手犹豫片刻,才拍了拍陈默肩膀,转身离开。
话语说的不明不白。
但不要紧,陈默听懂了。
说白了就一句话,国%运之争,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上面这次开会,必然提到了战争论方面的议题,不过这也正常,军人嘛,肯定时刻做好战斗的准备。
更何况,阅兵在即,更是多方面都要考虑到。
而为了应对未来战争,上面的估计要决定多线布局,都要抓,都要硬。
已经有更多的人意识到,时至今日,野战军,必须及早筹备。
其中的道理很简单。
要复兴!
要拿回曾经盛唐强汉气象,这个过程,会充满艰难险阻,不会一帆风顺。
但没关系。
陈默自己,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个。
这件事情的背后。
还有秦老头,还有金城军区总指挥,还有总参见过的那位副总,还有刚才来的总装领导,还有陆院的教员,有军事科学院的导师,有太多太多人已经提前横跨多年,进行规划布局。
他们这些人,根本不缺面对战略挑战的勇气,以及舍生忘死,抛洒一腔热血,强国强军的理想。
一句话总结。
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于黑暗中仰望光明。
陈默既然听懂了秦老头话里的意思,自然也就明白了,什么叫做提前做好准备,去领略草原风光。
这不还是意味着,西南调防,只会比自己预计的时间还早,不会更晚。
看着秦老头离开,陈默也不着急跟着去凑热闹了。
反正教导员在那边,有任何其他安排,方培军也都能应付。
他干脆挑选一个视野好的地方,坐在廊道边上,看着西校区陆陆续续分配过来新人以及装备。
程东,汪建斌,满学习,秦小军这几个人忙的脚不沾地,一直在安排着人员规划。
整个西校区,旗杆旁,水房口,学习室,宿舍楼等等地方都站满了人。
俗话说,人数过千,无边无沿。
这么多人同时调到这里,后续的工作又要抓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