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八十六章 营长咱们这制度该改改了(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一群干部,都在辛苦的背诵装备说明书。

声音洪亮,表现的相当积极。

当然,陈默也没闲着。

他坐在车炮场办公桌前,拿着蓝军营集训记录,一直都在低头研究。

其实从本质上来讲,当初的蓝军营,和现在的示范营,两者没有太大区别。

都是需要计算机管理化尽快落实,专业参谋根据工作内容,高效链接各分队,下达任务,上传结果。

从大方向上看,都一个样,要求一致,想要的结果也是一致。

如果非要说不一样的地方。

那就是当初的蓝军营,相对来讲,更好带一些。

没错!

就是更好带。

因为蓝军营中坚骨干群体,都是硬实力,地面突击组,有刘鸿运带着二营的老干部配合。

空中有武装直升机中队长董科豪配合,信息化方面,汪建斌带了响箭一整个电子对抗小队。

实力都很强悍。

有他们几个在,加上固定单位的协助,很多难题根本不存在。

陈默的责任,更倾向提供自身思路就行,那帮老干部理解多少,很快就能根据自身理解,转化为执行力。

从而打出相应的火力。

那种组合,类似团级或者师级打仗,临时编组的主力。

而现在的示范营,干部没法跟蓝军营时期的老干部比,从威望,到经验,再到执行力,都落了一大截。

士兵和干部之间的默契,更别提了,压根不在一个水平线。

所以,带领两个同样任务的营。

陈默的方针,就会有不同的侧重。

蓝军营更讲究强训,只提要求,监督结果,压力给到连级干部。

示范营不能那么整,陈默得把所有细节,揉碎了,一点点喂下去,保证先从干部层面,了解信息化分队作战的知识。

不光这样,还要时时刻刻提醒他们,建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否则!

就这帮刚毕业的干部,经验欠缺,处事能力欠缺,连带兵的经验都没有,甚至不知道怎么跟基层沟通。

偶尔抬头间,眼神清澈的跟六七岁的孩子一样。

指望这帮人自己去学习,去融会贯通,可就太难了啊。

陈默之所以把他们全丢到基层,当一名普通的战士,就是要他们拥有基层实习的经验。

便于后续可以随时上任。

当然了,话又说回来。

蓝军营再好,终究只是人家的单位,陈默这个营长再牛,也不可能把蓝军营带到上下一心。

短时间上上强度还行,若是长期以信息化的强度去搞,必崩盘。

上限也会很低,西北军演那种程度,已经到了极限。

可示范营不一样啊。

刀子和甜枣都在陈默一人手中握着,干部现在不行,不代表经过培训后,还不行。

加上老兵多,可以采取以兵为主,去带动骨干成长。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