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营长咱们这制度该改改了(第2页)
这样的话。
示范营的上限会非常高,可以说,只要陈默这个营长能力发挥多少,那示范营就能跟上多少。
短时间内,当初的蓝军营强。
长时间的话,示范营会更强,无论是人员素质,还是装备配置,都可以碾压当初的蓝军营。
前提是,得熬过最艰苦的阶段。
拥有成长起来的机会。
以前,陈默不需要会思考的下属和战士,只需要一个个服从命令的工具人。
现在,情况完全相反。
他很需要一批批成长起来的干部,这是他的班底啊。
“三个月三个月。”
陈默目不转睛的看着蓝军营集训记录,他神情严肃,脑海中,也在不断的想着规划。
如果没有上面这么横插一杠,他们完全不需要这么急,按部就班的学习,训练即可。
但现在。
时间紧,就必须改变思路。
分队规模一定要整,因为这是京都示范营的特点。
上面给三个月,陈默曾认真分析过,这个时间应该不是胡乱给的,背后必然有原因。
现在是九月中旬,三个月之后,正好处于年底,处于1999年,军区年度军事演习筹备阶段。
示范营在这大半年里,跟个超大号吸血鬼似的,从金城军区吸,从京都军区吸,人才,新式装备,通通往这边集中。
届时,上面的首长,会选择把京都示范营直接调往西南大草原?
恐怕不会吧。
至少也得看看,示范营在年度军事演习中的表现吧?
表现的好,才有资格调防,表现得不好,那就跟首长说的一样。
信息化加合成化的道路是错的。
昨天晚上,陈默一夜没睡。
不光是想怎么训练,他还一直在研究首长说这句话的意思。
因为任何结论,不可能会无缘无故的出现。
建营不是一天的事,道路是错误的,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判断。
总装的首长明里暗里提醒自己,不要再跳脱,不要再惹事,以陈默担任过机要秘书的敏锐来看。
那就只有一个解释。
上面针对信息化建设,出现了意见分歧。
支持自己的人,跟支持其他体系的人,发生了意见分歧甚至是冲突。
这不是阴谋论,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论,因为信息化本来就有多重实验路线。
主战只是其中一条,还有辅战,以及类似响箭那种不主战,可以为多个单位提供信息,必要时采取小规模破坏等等。
都是信息化发展的道路。
而秦参谋长曾说过,阅兵过后,金城军区示范营将正式进入建设流程。
那普国庆说示范营带不好,证明这条路是错误,就能解释的通了。
如果陈默所料不差的话。
金城军区示范营,必然会走辅战道路,被另一批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