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3章(2 / 2)

  故而心里虽惊喜万分,薛云上面上却不露半分,愈发诚惶诚恐地揖道:“按说臣该谢恩了,可皇上……臣在此案上虽有些功劳,但将功折过后也就扯平了,那里还敢得皇上的赏赐。”

  末了,薛云上还故意支支吾吾的,讷道:“且……还是那么个臭名昭著的,日后臣……臣还怎么在师长同僚面前立足的。”

  皇上自然是听见了的,又大笑了起来,拿手直隔空点着薛云上,道:“才说你有敬畏之心,这就敢嫌弃上了。罢,罢,朕就再给你一道密旨,你隐于幕后掌控锦衣卫便成了。”

  薛云上立时跪下,欢天喜地的千恩万谢。

  罢,皇上又嘱咐道:“虽如此说,却可别小看如今的锦衣卫,特特是那位北镇抚司指挥使,可是个滴水不漏的。”

  薛云上抬头想了须臾,道:“皇上说的可是唐知贯?”

  皇上冷笑了一声,道:“可不是就他。那可真是个蒸不熟,煮不透,砸不碎,嚼不烂,还沾牙的。”

  薛云上暗道:“果然是能人。”

  唐知贯的往事,最是家喻户晓的就是他曾经对先帝的救驾有功。

  而当今皇上对唐知贯束手无策,除了他的功劳,还有就是当年夺嫡之争时,唐知贯并未站队,也未加害过当时还是七皇子的皇上。

  所以皇上对锦衣卫大清洗之时,唐知贯倒是全须全尾地活了下来。

  到了如今,唐知贯也是无功无过的,难怪皇上拿他没法子。

  想罢,薛云上道:“凭他如何,放一边上晾着就完了。”

  这话可算是说到皇上心里了,所以十分受用,“就是这话了。”皇上是越看薛云上是越喜欢。

  只是一想到熙皇子,想起近年来父子两人,越发是父子不像父子,君臣不像君臣的,要得儿子一句真心话都难的,皇上心内不由得又黯然了几分。

  见皇上如此形景,薛云上也不好再多盘恒,赶紧跪安就去了。

  薛云上一路倒退着出了御书房,就见御前总管太监宋志来拱肩缩背的,正同一位头戴乌纱善翼冠,身着大红江牙海水蟠龙服,腰系白玉红革带,面露傲气几分的年轻男子在说话。

  见薛云上从殿内出来,一时两人便都打住了。

  宋志来向那年轻男子打了个千儿,说了句,“奴才这就给皇子殿下进去通禀。”

  可见这年轻男子不是别人,正是熙皇子。

  在经过薛云上身边时,宋志来向薛云上揖了揖,告了罪才进去禀报。

  薛云上则上前给熙皇子见礼,却半天不见叫起,便知这位熙皇子这是有意要拿捏他了。

  果不其然的,薛云上就听头上传来,“襄王府到底打得什么主意,别当我是不知道的。也别以为你立了军令状的,襄王府就能干净了。你的好二哥做下的好事,我可是一笔一笔记得清清楚楚的。父皇宽宏,但在我看来你们也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的。”

  闻言,薛云上暗中摇了摇头,暗道:“果然还是这样的性子。怎么怨得别人算计的。”

  薛云上只得还躬身揖着,道:“臣兄长虽有过,令殿下深陷责难,的确该当罪过,但还请殿下看在臣拼命为殿下昭雪清白的情分上,将功折罪了。”

  熙皇子听了一阵冷笑,“情分?就凭你?当年在南书房我瞧不上,如今更瞧不上。”

  薛云上慢慢直起身来,面上到底还是恭敬的样子,“若皇子殿下还要发作襄王府上下的,臣等自然无力可挽的。只是殿下这般行事做派,没得让人寒心了。”

  闻言,熙皇子才要说话,就听薛云上又道:“这还是其次。殿下可知因黄昭仪之事,皇上对殿下的行事应对,已生失望。殿下再如此任意妄为,当真可好?”

  熙皇子听了越发不以为然了,还有持无恐道:“本皇子行事上虽有败笔,但再有不是,父皇也会教导。到底父皇只有我这么一个皇子,那里会有隔夜仇的。”

  薛云上摇起头来,还是那毕恭毕敬的样子,但声音却轻了不少,道:“殿下这般有恃无恐,不就凭皇上膝下不过是只殿下一人的。可皇上如今正春秋鼎盛,再得皇嗣也不过是迟早的事儿。只怕殿下还不知吧。”

  熙皇子道:“什么?”

  薛云上道:“御医似乎已确诊,那位杜才人怀的正是皇子。殿下可以不在乎如今皇上对你的失望,可今后若是皇上对殿下失望多了,也并非只有殿下是皇上可教导,成就大业的。”

  听罢,熙皇子的倨傲立时添了惊诧,“你……你那里听说的?”

  薛云上道:“方才臣进去面圣时,亲耳听闻皇上赏了太医院刘院判,便问了一句了。”

  熙皇子顿时紧紧抿起嘴角来。

  这时,宋志来从里头出来,对熙皇子恭敬道:“皇上有请,殿下还是赶紧进去吧。”

  熙皇子瞥了眼宋志来,又瞪了瞪薛云上,才要举步,就听薛云上又道:“事到如今,殿下还是赶紧闭门思过,越委屈的越好,反正事故过错大多到底不在殿下身上。唯有如此皇上才会越发对殿下心生舔犊之情,再不计较殿下的那点子过错。”

  说毕,薛云上便踅身去了。

  熙皇子觑着眼看薛云上远去,宋志来只得过来又催促了一番,熙皇子这才进去面圣了。

  至于熙皇子会不会听他的,薛云上便再不去理会。

  成了,也不过是薛云上再卖皇上一个好,熙皇子再傲也得记他一份情了。

  熙皇子不听的,薛云上也没什么损失,熙皇子反倒还要忙于应对怎么挽回皇上对他期许,再顾不上别的了。

  这熙皇子虽傲气,但事关己身了,还是会听劝的。

  进去后,熙皇子就先认了错,出了宫真就闭门思过了。

  对于这个从小便傲气得很的儿子,皇上还是知道的,所以在并无大错时,儿子可是少有低头认错的。

  今儿却一改常态了,皇上自然奇怪,问道:“可是方才外头谁和熙儿说什么了?”

  宋志来想了想道:“启禀皇上,也没谁,就是三公子和殿下说话了。”

  皇上笑道:“可见就是他给熙儿支招了。这才是血缘的兄弟,不比外头那些乱七八糟,八竿子打不着的外戚好的?”?

  ☆、第 118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