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3章(1 / 2)





  大爷一听心中大喜,果然如他打听来的那样,连忙道:“那可要恭喜三弟了。此番事了,不说熙皇子,就是皇上面前,三弟也功劳不小的。”、

  薛云上连摆手,道:“不怕说句让大哥不高兴的话,此番到底事因二哥而起,那里还敢说什么功劳。能将功补过,咱们家就阿弥陀佛了。”

  听罢,大爷果然就是一窒,直到去了襄郡王书房,也再无话了。

  兄弟二人齐向襄郡王一揖,罢,各自归座。

  薛云上早瞧见襄郡王对他的目光躲闪,所以襄郡王说了一车的闲篇也没说到要紧的,薛云上也不着急,安心看着大爷干着急。

  说了半天儿,还是大爷按耐不住,先提起了案子的事儿。

  薛云上就见襄郡王似乎松了口气,不由觉着好笑,面上也真笑了出来。

  大爷那里管薛云上在笑什么的,只一心要说:“方才听三弟说,案子才有些眉头了,为兄有意相助,不求他日论功行赏,只为能习学见识一二。他日同三弟一般,得了差事才不会手忙脚乱,让人笑话了去。”

  薛云上又笑了笑,却是对襄郡王道:“常言‘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也是这道理了。父王以为呢?”

  襄郡王早张不开嘴了,如今他还能说什么,看看三子脸上的淡然平静,又看看长子眼中期许,再想起被禁足的次子,襄郡王再次对自己说,这都是为了这个王府,不是他偏心。

  所以襄郡王终究是依着大爷说了,只是再看薛云上脸上的笑,襄郡王又觉羞愧难当。

  末了,襄郡王道:“老三,此案到底事关咱们王府,这也是父王最后一次要求你了,日后父王再不向你开口。”

  大爷闻言惊得起身就要相劝,可这回襄郡王是真下决心了一般,抬手就阻止了大爷,“我意已决,不必多言。”

  薛云上起身向襄郡王一揖,“既然王爷有意要大哥跟我见识,也是好事,我会不答应的。”

  襄郡王猛然觉察,竟不知何时起,薛云上已不再唤他父王,一时间襄郡王是五味杂陈。

  大爷却不知襄郡王的心绪,还不依不饶地劝父子孝道,父要子亡天经地义的话,不然日后他还能拿什么胁迫薛云上的。

  可不待大爷仔细劝说襄郡王,薛云上就说要到衙门去了。

  大爷一听就跟薛云上去了,道回来再劝襄郡王也不迟。

  兄弟二人来到衙门,就见顺天府府尹和如今已是大理寺卿的亚齐融,正在说话。

  在查两淮盐案时,亚齐融还是大理寺少卿,也算是与薛云上便共过事了,对薛云上极是看好,二人就成了忘年交。

  这会子薛云上引大爷来见,顺天府尹就罢了,亚齐融却是见过大爷行事做派的,十分看不上,所以亚齐融上来便道:“大公子好灵通的耳目,又来摘果子了?”

  大爷当下脸面就不好看了。

  一旁的顺天府尹虽不知道前情,但亚齐融不喜襄郡王长子的意思是再明白不过了。

  可是大爷到底是襄王府大公子,顺天府尹原又是个八面玲珑的,恨不得天下事儿他都能左右逢源的,所以这会子瞧见大爷脸色不好,心里也说大爷太过喜怒形于色不堪大用,但还是为大爷岔开了话,化解大爷的尴尬。

  顺天府尹先捡了他家庄子上果子熟了可摘了的话说了一回,气氛和谐了才往正事上说起来,“薛大人来得正好,人犯我已带到,还请薛大人验明。”

  薛云上客套一番谢过后,亚齐融和顺天府尹便告辞了。

  完了,薛云上十分尽心尽力地找来几个有资历名声的,来教导大爷。?

  ☆、第 117 章

  ?  大爷那里是真有那习学的心的,左右不见薛云上,便直说要亲审此案的要犯。

  这大理寺暂且分出来给薛云上办差的衙门虽小,但也不是可随便乱了章程的地方了,凭大爷他想要如何便如何的。

  在这没上官印信,此等要犯不说让他审问,就是近前都不可的。

  不能得逞,大爷便吵着要找薛云上,治牢头狱卒的罪。

  只是大爷找了半日,那里还有薛云上的影儿,便知薛云上是撇开他不知做什么去了。

  但大爷也不急,只说:“凭你薛云上怎样的,也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回头看我怎么说。”

  而此时,被人惦记的薛云上,早在宫里了。

  殿堂之上,皇帝高坐当中,薛云上低伏在地。

  皇上听过薛云上回禀,有将折子细看罢,才起身走下宝座去扶起薛云上,十分欣慰地赞许了几句后,才又笑问道:“先时你说要假扮锦衣卫,可到底何用了,折子上可没说。”

  薛云上先揖了一揖,回道:“启禀皇上,臣命人假扮锦衣卫,正是震慑有心人,令其乱了阵脚,臣才好行事的。”

  皇上点点头,道:“只是何必如此麻烦,只要你说,朕把锦衣卫借你便是了。”

  薛云上立时诚惶诚恐道:“臣不敢。臣……不瞒皇上,臣那不是怵他们的。”

  见薛云上如此直言不讳,皇上不由得大笑而起,还笑骂道:“你这傻小子,这话说出口来也不怕被人笑话了去的。”

  薛云上连忙又躬身作揖,道:“皇上教训得是。只是这不是在皇上面前的,臣早习惯是什么就说什么了。”

  皇上还笑道:“也罢,你年轻难免气血方刚,正是容易鲁莽冲动的时候,知道个敬畏也是好的,但也不可敬畏错了地方。锦衣卫又如何,到底也不过咱们家的奴才。”

  说着,皇上顿了顿,又道:“这锦衣卫原是咱们高祖所设,又有些功劳在,所以纵使其名声狼藉,朕也不好一气都裁撤了。再者,朝堂之上没了他们执仪仗也不好看。可就算了如此鸡肋了,朕也还要时时给他们紧箍咒的,不然朕也不能放心。如今说起来,正好了。朕就把锦衣卫交给你了,让你练练手,也练练胆子。”

  薛云上是真没想到,还有这意外之喜的,所以怔了好半天儿的。

  但薛云上和皇帝不同,与锦衣卫从无恩怨,所以不比皇上对锦衣卫的一心打压,以为是鸡肋的。

  在薛云上看来,锦衣卫虽行事做派不得人心,但到底是一把利剑,当剑指何方,端看持剑之人。